本报通讯员李忠顺张爱英张淼
在开年的长沟镇誓师大会上,任城区长沟镇的科级干部满怀激情一一登台表决心,把自己分管的工作计划、目标、措施说的明明白白,简明扼要。与会的全体机关干部和各村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听后群情激奋,热血沸腾,激发起干事创业的热情。“从领导的讲话中我们体会到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照这样干下去,长沟的乡村振兴一定会突飞猛进。”东陈村支部书记陈杰如是说。
春节前后,该镇党政班子科学谋划了2019年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根据长沟实际,提出了11条工作主线,每条主线有一名科级领导领衔,全镇干部对照目标,勇担重任,自我加压 ,加速快跑。俯下身子,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成绩在一线体现。
重点工程稳步行
鲁南高铁项目,途经长沟镇12公里,涉及29个村,400多户、11万平方米房屋拆迁,282亩永久占地、164亩临时用地,地上附着物有很多果树、预制场、机械厂,清理清表、房屋的拆除搬迁安置、补偿金的兑付发放,头绪繁杂、面广量大,困难重重。长沟镇党委政府迎难而上,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适合长沟实际的实施方案,镇党委书记李强亲自挂帅,率领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做群众思想工作。元田村一村民4 亩地、1000多棵海棠树需要清理,正值隆冬,海棠移植不易成活,工作队员靠上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村民的工作做通了,只用 2天的时间,4 亩的海棠全部清完。季庙村一村民的预制件场在拆迁范围,厂内房屋10间,年收入几十万元,是全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不愿拆,工作队与村干部一起三番五次登门晓以大义,给他讲政策、讲法律及修建高铁的重要性、紧迫性,季庆友被工作队的诚意所感动,主动清除了预制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工作队不畏艰难,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和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破难攻坚,目前,按照市区安排部署和时间节点,涉及的29个村的地上附着物的清点、160亩的农用地地上附着物的清理已完成,确保高铁项目顺利开工。
精品农业惠百姓
近日,笔者与镇农技的技术员一起来到任城区蜀湖农场,正在返青的麦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后刘东村支部书记、农场厂长李召来正在调试无人机,准备给小麦喷施苗肥。“用无人机喷药、施肥,节省成本、利用率高,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场配备了收割机、秸秆打捆机、植保机、播种机等30多台,农场1000 亩土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每年节约成本20多万元。”政府积极引导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实施土地流转,创办家庭农场、发展精品农业。全镇创建种植、养殖、加工农场20 多个,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上大力扶持,与种子公司对接订单繁育小麦、大豆良种1万多亩,每年增收400多万元。
长沟葡萄和西红柿是长沟镇的两大名片,为做大做强两大产业,长沟镇提出了向精品发展的方向,引导果农发展精品果园,由政府出资组织果农外出学习先进的管理种植经验,请种植专家到田间地头传授技术,积极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创办种植基地和精品种植园。长沟镇政府积极为葡萄精品种植园争取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建钢架长廊、铺设电缆、铺设滴管、安装避雨设施,购置喷药机、开沟机、施肥机、耘耕机等机械,实现了水肥一体化,提高劳动效率70%。引进了金星无核、夏黑等早熟品种,阳光玫瑰等中熟品种,摩尔多瓦等晚熟品种,从7月到12月都有鲜葡萄可采摘,延长采摘期40天,每亩增收1000多元。目前这一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全镇已推广1000多亩,年增收1000多万元。“长沟牌”葡萄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长沟镇被省林业局评为“山东省葡萄名镇”;2018年“长沟牌”葡萄又被评为“齐鲁放心果品”“济宁礼飨”品牌。
在镇里的大力支持下长沟镇浩丰种植合作社建起了1.2万平方米的智能育苗大棚内,采取的高科技的集约化穴盘基质育苗,由于与土壤隔离,苗子不带病菌,苗壮苗旺,移植后成活率很高,后期很好管理,省工、省钱,深受种植户欢迎,苗子供不应求。这个棚育的苗子能满足2000亩的西红柿种植需求,从今年开始实现全年育苗,既育直生苗,又育嫁接苗,既育蔬菜苗,又育瓜果苗,只育苗这一项每年纯收入100多万元。
人才培养方向明
发展离不开人才,长沟镇采取引进、挖掘、培养等措施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引进:该镇从国家争取乡村振兴专项资金300万元,流转土地120亩,建起了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建设了20多个高标准西红柿大棚,引进了济宁农校教授、济宁科技拔尖人才何伯红进行管理,实行水肥一体机滴灌技术,采取无土栽培管理西红柿,含糖量提高3个点,产量提高20%以上,保证绿色、无公害,生产出的果实可与以色列生产西红柿媲美。这一先进栽培技术+社会资金+土地流转模式,已在全镇推广。济宁市植保站站长、研究员魏靖正在长沟镇指导果农实施冬暖式大棚改造工程,安装控温、控湿、智能放风系统,用手机就能指挥大棚换气、控温、监控整个生产过程,实现智能化,能省工30%,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目前,已有多位专家到长沟镇兴办科技示范园,这些示范园已成为高科技种植的“孵化器”、样板田,成为长沟农民的科普园地,农民在这些专家的引领下,正在转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向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迈进。
挖掘:在40年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长沟镇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乡土人才。长沟镇组成专门班子进行挖掘,为他们建档立卡,全力支持他们干事创业。全省首家跨县区联合社——济农葡萄种植联合社,是由任城、曲阜、嘉祥合作成立的,理事长许建就是长沟培养的乡土人才,目前该社已有会员1500人,在许建的指导下,三县区葡萄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收入1亿多元。
培养:该镇把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等优秀青年,纳入乡村振兴人才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重点培养,目前已有很多德才兼备的青年走上了村级领导岗位。城崖村支部委员张丽就是他们当中的优秀代表,她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积极为村民服务,在村两委选举中高票当选,走上领导岗位后,不负群众重托,各项工作争先创优,得到了村民和上级的一致认可。
新闻推荐
“一线开会”解难题“百日攻坚”抓落实 曲阜:项目“规划图”变成“施工图”
□本报记者孟一姜国乐本报通讯员梅花张艳2月27日,曲阜市尼山圣境二期工程项目工地聚集了包括曲阜市...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