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侗辛起
遥望当年,李白客居济宁时,与来访的杜甫相聚在南池,泛舟湖上,把酒叙情,吟咏之声豪迈而激越。
如今,位于古南池畔的南池小学,琅琅读书声日日响起,语文教改一派如火如荼。
常规教学提速
每学期“国标”语文教学内容八周完成
南池小学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的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儿童启蒙学校,后来逐渐演化为普通民族小学。1922年,叫“守真小学”,后几经更名。1985年,被市政府正式命名为“济宁市回民小学”。2012年新址启用,更名为“济宁市南池小学”。新校区的落成、教育教学设备的完善为学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想自身,看外界,调研,思索,外出考察、取经,访问高校,请教专家,学校反复论证,决定从语文教改实现学校教育新突破。
南池上,一年四季飘动着风筝。南池小学亦如一只载着情怀和理想的新风筝,乘风欲飞。
语文教改高点启动
历经两年多的筹备,这场“1+10+N”的语文教学改革从2014年底正式开始。1,即一本教材;10,即每学期引进课堂的10本课外书;N,即学有余力的学生自选书目的“加餐”。
为了把好改革方向,南池小学专门请来了济宁学院的彭兴奎教授为教改作指导。改革的宗旨很明确,就是用好一册教材,打造高效课堂。
改革是从四年级作为试点开始的。在学期初,做好教学计划,用8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非常规”教学。围绕“识字,写字;朗诵,背诵”这个中心,做到“三个保证”。
一是教好预习。预习并不比其它教学内容和环节更不重要。教师学习叶圣陶、魏书生等名家的论述和做法,摸索出经验:布置学生预习,要考虑应做、能做、必做。能做考虑三点:时间、难度、地点。时间:何时做,用时多少?目前情势下,不能挤占数学作业时间,教语文要想着其它课程,统筹考虑。难度:太难的不做,太易的不做。课后题不能全用,有的删,有的改,需要的加。地点:在教室做,还是放学回家做?有的学生家长是开临街店铺的,是否有安静的预习环境?必做,就必查。多种形式检查:教师检查,自我检查,小组检查,同位检查。预习的原则是:具体而微,难易适中,改造“原题”,分层布置。
二是单元教学。单元教学就不是以往那样单篇教学。以单元导语组织教学,以课标要求组织教学,遵照科学的语文教学规律教学。老师们逐渐形成共识,三句话,理念上隐约着重合更有由低到高的递进。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抓住“观察(自然)”“感受”“联想”“想象”等知识点和训练点,讲清概念,引导学生在4篇课文中发现、学习、落实。可调换补充课(选)文。彻底扭转模式化的单篇课文讲解。
三是集体备课。不仅教学思想统一,教学内容、进度、环节、方法都要统一,防止慢漶无边的“念教参”。这对规范“新手”学会教学尤其重要。一位新教师试教《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胡子眉毛”了几十句问话,集体备课后,就三个问题:课文用三个事例证明的道理你明白了吗?你能用这种方法证明一个道理吗?课文三个事例有何不同?干脆利索,收风扫落叶之效。
课外读物进课堂
让孩子们“爱上读书”
8周过后,10本书呼啦啦开进课堂,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教学局面鲜花绽放般出现了!
如何选书?由教师、家长代表和专家共同商定。
一年级引入绘本,也有其它低幼图书,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月亮的味道》《小猪唏哩呼噜》《中华成语故事》等。二三年级继续选择适合学龄段读物,如《红鞋子》《稻草人》《我的儿子皮卡》(一套10本)等。学生先是听读、跟读,慢慢学会了默读、朗读、跳读,将绘本阅读与听说读写训练有机结合,在赏析阅读的基础上练习说话、写话。一二年级学生识字少,读书有困难。老师就采取多种方式读给学生听,听10本书不也像看10本书吗?还和识字结合起来,就很好地完成和超额完成10本书任务。学校专门邀请广播电台的专家到校示范、培训,能“绘声绘色”朗读的老师多起来。
四年级选用钱理群主编《名家文学读本》丛书,恰好一套10本,《小学生鲁迅读本》,依次为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老舍、冰心、沈从文、巴金、萧红、汪曾祺(浙江少儿出版社)。文学重镇都来了,有的课本上出现过一篇,多数陌生新鲜。2018年春季,选用“我们小时候”丛书,作者有王安忆、苏童、迟子建、张梅溪、毕飞宇、阎连科、张炜、周国平等。发现的这套书是明天出版社出版,师生人手一套时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更加图文并茂。书香在手,如获至宝。最“宝”的是内容。这10本书作者都是活跃在当今文坛的顶级作家,与上套丛书的鲁迅等名家巧妙地构成现、当代文学的强声呼应,引领孩子阅读,借用钱理群先生的话说就是:“用人类文明和民族文明最好的精神滋养我们的孩子,为他们的终身精神成长和学习打底。”南池小学师生很有福。2018年秋季,则选用北岛主编,中信出版集团的“给孩子”系列。丛书陆续出,师生们已拿到唐晓峰教授的《给孩子的历史地理》,编者对儿童阅读有独特的理解,每本难度都大,“简直不管不顾!”老师们评说。如李泽厚《给孩子的美的历程》(《美的历程》压缩改编)都来了,五年级正在新鲜异常、也倍感艰辛地“啃”。学生金勇楠说:“书读得很有趣,说不出好在哪里,但很爱读。不过,也不全艰深,王安忆主编《给孩子的故事》,叶嘉莹主编《给孩子们的古诗词》,相对来讲容易,但比课文还是难多了。”《故事》到手,一翻打头的是汪曾祺的《黄油烙饼》,马上兴奋起来,原先他们读了《小学生汪曾祺读本》。
十本好书“三期阅读”,不过瘾,再加N
老师课堂引导,充分挖掘学生阅读潜力
10本书阅读分三期。(一)兴奋期。新书到手,学生兴奋莫名,禁不住如饥似渴地读起来,真应了高尔基的话:“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教师完全不加要求,放羊式,让学生自由撒欢。读就是一切,过足读书瘾。可一目一行,可囫囵吞枣,可不求甚解,可不查生字,可一本略读到底,可翻翻这本,看看那本,专检“一见钟情”的读,可浏览、可跳读、可猜读、可默读、可朗读……自由自在,如在图书馆、书店。师生共读。教师观察、巡视、随时记录学生表现,简单回答疑问。如此初读,不仅允许,而且可能是任何人读书的方法和习惯,如毕飞宇在《苏北少年“唐吉可德”》中所说:“小时候读书就是跳读的。”令老师兴奋和自信的是,2015年开始的实验,在温儒敏教授2017年发表的文章中得到回应和支持:“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学生读书少、不读书。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如果光是教课文、读课文,不拓展阅读量,那么无论怎么用力,语文素养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我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鼓励学生读一些‘闲书’,也就是和考试甚至和写作并不一定‘挂钩’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读书的兴趣。”(《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载《课程教材教法》2018年第2期)。老师们发现:学生两个时段最安静:一是听老师读课外书,二是自读10本书。
(二)细读期。兴奋期过后,沉静下来,逐本逐篇阅读,主体课型是自由阅读课,又有批注展示课,疑问解答课,朗读背诵课,拓展延伸课,交流分享课。细读课与传统阅读课相似,又有很大不同,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度更大,心情更放松,有国外“非指导性教学”成分,又有常见的“合作教育”成分。2017年11月,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蔡世连教授应邀莅临观摩了一堂10本书的分享交流课,写下这样的评价:“由于大学与高中受就业及高考压力,追求急功近利,教改前线下移至中小学,中小学教改风生水起,如火如荼,使人看到未来教育的希望,看到孔子教育与现代对接的新机。济宁市南池小学四年级二班,读了《小学生鲁迅读本》,学生感到鲁迅写得‘神奇’。老师就让学生以神奇为关键词,进行讨论。张老师就精神胜利法提议学生争议,学生争论起来更热闹。张老师也亮明自己观点,但不下结论判定孰是孰非,而是让大家在今后阅读中进一步思考。激发了阅读兴趣,也培养了表达能力。正是在这样的教育中,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活的灵魂,看到了全面自由健康快乐教育的生命。”细读文本之外,教师还引导学生读序言、后记、作者简介、插图、装帧、名家推介语等,了解掌握了以往未涉及的书籍知识。
(三)研读期。是细读的深化,研究性学习,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学生自发或教师引导整合一本书、多本书内容,确定“微研究”课题,如童年专题:鲁迅等各位作家童年各是怎样的?“河”专题:几位作家都写到“河”(河、湖),写法有何异同?文革专题:阎连科、王安忆、苏童、叶兆言等几位作家都写到“文革”,内容和写法有何异同?这些创生的“微课题”“微研究项目”,其做法、意义、效果毫不逊于媒体热炒的某名校的“苏东坡研究”。
部分学生学有余力,再读N本。学生自主选择的弹性书目,不作统一要求。教师适时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阅读潜力,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读N的新鲜动人事例,多如南池7月盛开的一塘莲花。
1、10、N三者不是孤立的,课本带动10和N,10和N深化、扩展课本;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像滚雪球,通过课本知识学习捏好核心雪球,在10和N本课外优秀读物中滚啊滚,雪球越滚越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越来越高。
语文教学的难棋,在南池小学渐渐活了。
但这样的做法,是渐渐清晰的,如果算经验,是一天天,一课课逐渐积累的,经历过无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甘苦寸心知。
教改三年成绩斐然
五年级学生《道德经》倒背如流
“五年级四班马誉嫣同学会背《道德经》,随便提问哪一章哪一句,她都能接着背出来,谁提问?”主持人话音刚落,有三位同学争先恐后地提问。马誉嫣声音洪亮,准确无误地背诵。2017年夏,学校“读经典名著做博学少年”语文教改展示大会,嘉宾如云,这是令到场者惊叹不已的一幕。这个11岁女孩一家租住在80多平方米房内,略显空旷,但书架饱满而丰盈,排放的书中,不同版本的《老子》有四五种,从带注音、图画的,到繁体字印刷的。书架上的这些书恰是让生命绽放精彩的脉络呈现。学校启动“1+10+N”语文教改让马誉嫣爱上了阅读,一学期结束,她数了一下,课内外看了89本书,其中79本是“N”,即自选阅读的书,马誉嫣说:“我不是读得最多的,班里还有比我读得更多的。陈熙联同学上初中的姐姐现在才读我们读过的某些书,比弟弟读的书少多了。”当问起小学五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时,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阅读!”她经常给奶奶念叨:小学的语文课多有意思啊,盼着初中也这样。
N本书是多少本?学生单宇坤用自己的阅读验证了“N”本书就是无限多的书。为什么看那么多本《查理九世》?“想象力、封面好。”《查理九世》是她在书店翻阅时喜欢上的,读了十多本(全套20本)。单宇坤喜欢买整套的书,买《论语》,看到“中华国学经典精粹丛书”,就同时买下《诗经》《易经》《史记》等6本。买作家虹影的《奥当女孩》,同时买了虹影的《孔雀的叫喊》等4本一套的丛书。问起“1+10+N”语文教改时,她觉得课外阅读变成课上阅读,语文课更有意思了;写作文也比以前容易多了。据单宇坤的读书统计表显示,四年级下学期到五年级上学期一年时间,她的“N”约150本,全本读完的不低于130本。
“1+10+N”语文教改进行三年来,效果明显。低年级学生涌进语文老师的办公室,排队给老师背诵古文。“这是经常的事,学生背诵兴致不知有多高。”一位教师告诉笔者。《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要求小学五年背会,结果一年级就背熟了;三年级刘耀读完10本书,又读了《火印》《森林报》《狼王梦》,还背诵了叶嘉莹主编《给孩子的古诗词》全书(与“必背80首”有重合)。四年级周嘉懿读了《小学生沈从文读本》后悄悄买来《边城》。四年级甄子皓读《小学生鲁迅读本》十多遍,被鲁迅的“神奇”强烈吸引,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购买了《鲁迅全集》阅读。紧紧跟上的又有三个同学:李正睿、陈舒荷、王奕然。学生学习语文有了浓厚的兴趣,不再畏难,学生变了,每学期阅读100万字以上,远超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生“神进步”倒逼执教老师“下苦功”
老师们“读书成痴”成学校一景
张俊甫是“1+10+N”语文教改的主要参与者。他坦言教师教改之初,也曾遭遇过多重压力和阻力,“首先来自自身。教学墨守成规,看到先进经验,短暂兴奋一下,但没有去做的打算,担心影响学生成绩,不敢越雷池半步。”这位以市教学能手的身份从边远山区调来的教师说,“教改以后,痛感以前18年是浑浑噩噩教的,现在才算真正的教学。”他大胆创新,颠覆了保守刻板的教学方式。他和老师们一起真正开始读书。几年下来,陆续看了王丽主编《名家谈语文学习》,郭初阳《小学语文教材批判》,朱自强、王荣生等《小学语文七人谈》。学校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和营造校园人文气氛,订阅的教育教学期刊、人文社科期刊多了,张俊甫和老师们把翻阅《课程教材教法》、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新华文摘》《中国图书评论》当成必做功课。教四年级战争单元,连诺贝尔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我还是想你,妈妈》都看了。他和教研组老师翻阅《世界文学》杂志,发现巴西作家李斯佩克朵动物小说四篇可选作补充课文,就拿到课堂上。这些现代派手法的诗性小说、心理小说连听课的嘉宾老师都大呼“看不懂。”10本书的分享交流课,作为窗口,他对外展示过多次。
张晓静也是阅读教学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她成功探索出拓展阅读课的新路子,或一篇带多篇,或一篇带整本书。教学老舍先生的《猫》,她用一节课完成了课文和夏丏尊、周而复的链接阅读学习,接着锁定铁凝散文《告别伊咪》和李娟散文集《记一忘三二》中的《猫馆记》。《猫馆记》!这不与课文相关吗?迅疾购书,书未到就把文本从网上下载下来发给了学生。“不教改,我哪里知道经常去读书、看报、翻阅刊物,哪会知道有个叫李娟的散文作家?”指导学生勾画批注,快读、浏览、跳读、群读等,课堂上交流学习。有交流三篇文章长短的,《猫》544字,《告别伊咪》11000多字,《猫馆记》6800多字;有关注到猫的数量的;有概述故事的;有分析写作手法的;有比较语言风格的……整堂课学生时而静思,时而翻阅,时而讨论,时而朗读。单从阅读量上就已经将普通阅读课甩出几条街远了,更何况学生在课堂上是真思考、真阅读。现在学生最享受的就是和张老师一起阅读《记一忘三二》了。始终微笑中的张老师焕发烛光般的光彩,为自己职业履历表添上华美的一笔。
如果在不同时段,悄悄推开南池小学各个教室的门,会看到这样的课堂——
岳玉蕾老师40分钟一堂课教完一个单元四篇课文;史英超老师教《威尼斯的小艇》,两课时,密集到未删改原文,朱自清《威尼斯》,从《海外文摘》杂志上读到的一篇长文《威尼斯:死于美丽》;庞春艳老师一堂课教学生背会6首古诗,艰难又轻松;袁鹏老师教《坐井观天》,链接了《庄子》选段;李婷、李子峤老师试教“自选高难度教材”李斯佩克朵动物小说;马群群老师,10本书“兴奋期”师生同读,学生们累了,往往是她分享阅读收获的时候,激动而平静……
因为年轻,所以探索;
因为已在路上,所以不畏艰难,渴望前方。
课改“牵一发动全身”
专家介入指导为南池小学求新求变“护航”
近一年来,每周四下午放学后送走学生,学校语文组老师都要集中上“52堂文本细读课”,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学校求新求变的信心和破茧成蝶的渴望,感动了济宁学院中文系的彭兴奎、田耕、刘润涛、赵双花等多位专家学者。他们多次到学校开讲座和研讨会,为语文课改出谋划策。尤其是彭兴奎教授,自2014年秋季起,一直“义务”在学校。这位动辄追问语文教师“前世今生”,思想新锐、作风果敢的退休教师,此前20多年持续研究实施的“潜优秀语文教师开发”课题,曾被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领导数次询问。他把未了的心愿泼洒在南池小学的课堂上,近三年来听了全部语文教师的课,又用四年级课文《草虫的村落》考他们,并用52堂文本细读课培训他们(一年52周)。沙军校长表示,“看孙绍振教授《名作细读》的老师很多,如今老师们手上的书已经是第15次印刷了,但一个学校全体语文教师每周四下午雷打不动集体研读,我不知道全国有没有第二家。彭老师是有教育情怀的人,对学校的帮助太大了。”
南池小学的清晨非常美,读书声在阳光中鱼苗般游动。学生的心灵深处,耀映着金秋的阳光,绽放出金子般的质地。南池小学在做一件美丽的事情——培养一代富有人文底蕴和多彩人生的少年。“如果一个校园里没有读书声,再华丽的建筑也是一个空壳。我们希望通过教改打开孩子们求知的欲望,为学生成长提供不竭的动力。”南池教师如是说。
风筝升起,总是艰难的,挣扎到高处,才做悠闲的旋舞。但风筝自知:还没升高啊!她惧怕心中的犹疑反复和必然遭遇的不时的风雨……
但南池上空,一只承载着希望的美丽风筝,毕竟正乘着教育改革的东风冉冉升起,欲飞欲高……
新闻推荐
周海霞,1972年5月出生,威海环翠国际中学教师。她是一名普通的教师,26年始终坚守着三尺讲台;她又是一名不普通的教师,面对短短4...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