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曲阜讯 (通讯员刘新红张向东张亚南) 曲阜市吴村镇积极探索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大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以强化创新,科学推动,让农业转调蹚出乡村振兴之路,尤其围绕本镇“项目立镇、旅游兴镇、水利活镇、林国强镇”战略目标的实施,循环渐进,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子。全镇26个村各具特色、亮点纷呈。
产业旺——高楼葡萄再上高楼。吴村镇高楼村素有林果之乡之美称。自1986年开始发展葡萄,一举成为闻名遐迩的葡萄专业村。其实高楼村一向就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瓜种菜已成为该村的传统习惯。由于土质适宜,他们种植的西瓜皮薄、沙瓤,备受市场青睐,加上后来的葡萄,形成了农业增收三大格局。“高楼村,三大怪,西瓜葡萄加青菜”的歌谣乃是真实的写照。
胆大尚且武艺精。随着市场的变化,从九十年代中期高楼村一品独秀,种植业也由“三大怪”向“葡萄红”上转变。由于他们生产的葡萄品种多、品质优、产量高,每逢收获季节,来自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州等地客商纷至沓来、争相收购,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都成了“不是农贸集市,胜过农贸集市”的葡萄交易场所。这种动人场面从七月上旬至八月底,至少持续四五十天,好一个“群英聚会话丰年 ”。从此高楼村名扬四方,也辐射带动了周边村的葡萄产业发展,相邻的丛庄、吴村、前寨等村也相继成了种植大户,“一花引来百花香”。但高楼村人目光远大,丝毫没有“小富即安”,他们与时俱进,既为30年巨变而感到欣慰,又为葡萄提质升级创增收卯足了劲,在如何做大做强打响高楼葡萄品牌文章上着重下好了“三步棋”。在品种上由单一的巨峰向藤稔、京亚、早丰王、玛瑙、夏黑、阳光玫瑰等多个品种上发展;在种植模式上由传统种植向保护地、恒温大棚进军;在经营模式上也由“二郎神”、个人单挑组织货源找市场向合作社统一销售服务上转变。为统一服务,提高果品科技含量赢市场,高楼村因势利导,采取了“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曲阜市利民葡萄专业合作社,由村主任任社长,至今合作社已吸纳社员800多名,高楼村葡萄发展空前高涨,目前,全村实现了“人均一亩园”。近年来,面对市场的急剧变化和消费者需求,个大、质优、口感好的高档果品愈来愈受欢迎。为此,高楼村又打起葡萄提质增效的“小九九”。去年三秋尚未结束,村支两委一班人依然坚持“走出去取经探宝,请进来指导换脑”的发展理念,先后组织党员骨干、科技示范户、群众代表四下莱西考察。到小草沟葡萄基地拜师学艺后,学习冬暖大棚葡萄栽培并将技术人员请进村指导,利用一百多亩的旧宅基复垦耕地做示范试验,唱响了一曲“资源变资产,旧宅変果园,冬暖式大棚葡萄创增收”的致富曲。目前,这片立体种植基地已按“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分配到户,在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下开始苗木管理,这片园子由于独具特色被命名为“骊珠葡萄生态观光园”,为九仙山旅游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项目秀——前寨村集体壮大补短板。吴村镇堪称林果之乡,其中仅山楂一项年产量可达百余万斤,前寨村也是生产山楂大户之一。但在长期的果品生产中,由于受市场制约,价格忽高忽低,有时每斤只卖到几毛钱,丰产不丰收。广大果农曾为销售犯难而反映强烈。为增强发展后劲,返乡任职的经济能人、村支部书记孔凡雨,对此看在眼里想在心头。于是,和一班人商定,在反复论证考察和争取到上级扶贫项目的基础上,决定利用本地丰富资源,新上一个山楂加工项目。让果品变商品,让资源就地增值变金钱。为解决当地货源“吃不饱”的问题,并与平邑、费县、临朐、邹城、泗水加强联系,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广开货源渠道,恰当安排加工计划。目前投资200余万元的圣仙山果品加工有限公司,其生产机械等设备正在投入安装扫尾。据了解,该村果品加工着重生产药品市场需求的山楂片,正常投产后可直接解决经济困难,拉长农民增收的产业链条。
这三个村仅仅是吴村镇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为达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目的,吴村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在不断总结推广这些集体典型的同时,更注重宣传“新乡贤”—返乡大学生的创业做法。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梅花张艳去年以来,曲阜在全市村(社区)全面推行村级“小微权力(公共服务)”清单制度,以制度形式让“村干部怎么当、...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