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曲阜新闻 > 正文

历史文化名城新名片:“杜甫千诗碑”落成 供全球吟诵

来源:成都晚报 2018-12-03 07:36   https://www.yybnet.net/

“杜甫千诗碑”:

位于杜甫草堂博物馆及浣花溪公园内,由上千名工匠、历时三年镌刻1455首杜诗书法作品而成。作品兼具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涉及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四十位著名书家的58件传世杜诗书法精品。碑刻石材“天灰青”大部分来自“中国青石之乡”——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图为杜甫千诗碑总碑

2017年,四川省启动实施了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杜甫被评为四川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冬天,成都以其包容大爱接纳了杜甫,使他在天府之国度过了一生中难得的惬意而安适的日子。一千多年来,杜甫的诗歌及其人品,早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成都人。

12月1日,由四川省杜甫学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主办的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开幕式暨“杜甫千诗碑”落成仪式在成都举行。成都市重大文化项目“杜甫千诗碑”工程宣告完成,该工程历时三年,千个日夜、千名工匠、上千幅碑刻,成就了一本“石刻杜诗”。

“杜甫千诗碑”的落成,不仅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注入新的气象,更是成都具体打造“诗歌之城”“书香成都”“文创成都”最核心最闪亮也最具情怀和史诗意义的一张文化名片。

恰逢周日,暖阳照耀下,浣花溪公园不时响起诵读声,雕刻在石头上的1455首杜诗,就像一本翻开的石刻大书,将来来往往的成都市民,带进杜甫的诗歌。

征集 作品涉及名家多 堪称一部书法史

12月1日,在“杜甫千诗碑”落成仪式举办当天,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刘洪详细披露千诗碑打造细节。目前,在杜甫草堂博物馆及浣花溪公园内以书法、刻石等艺术形式呈现杜甫存世的1455首诗歌,展示了宋以来历代名家创作的杜诗书法作品和当代书法名家及文化名人书写的杜甫诗歌。千个日夜、千名工匠、上千幅碑刻,成就了一本“石刻杜诗”。

刘洪说,成都是诗歌之城,“杜甫千诗碑”将成为成都一个新的极具传统文化魅力的诗意名片。“让更多的市民和观众共享这个诗意栖居地,是我们为建设诗意成都、文化名城的应有之贡献”。

“此次‘杜甫千诗碑’当代杜诗书法篆刻作品征集工作,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建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征集活动,共征集到当代杜诗书法篆刻作品1716件。”刘洪介绍,这些作品同时兼顾了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涉及名家多,几乎涵盖了宋代以来至二十一世纪的书法史,所征集作品艺术价值极高,文化意义重大。

据介绍,“杜甫千诗碑”分为古今书法两个重点展示区域,在杜甫草堂博物馆内主要展示历代名家创作的杜诗书法作品,在浣花溪公园内主要展示当代名家书法篆刻作品。

中国书协理事、杜甫千诗碑当代书法作品征集组组长李世俊介绍:“‘杜甫千诗碑’所呈现的杜诗书法作品最终选定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和海内外二十余家博物馆馆藏的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四十位著名书家的58件传世杜诗书法精品作为‘杜甫草堂千诗碑’一期工程,刻于石,嵌于古香古色的长廊壁间,使游者睹物思人,在游览吟唱间受到启迪和熏陶。”

镌刻 “江南第一刀”担纲 石材来自山东嘉祥县

据介绍,此次“杜甫千诗碑”的碑刻石材大部分来自齐鲁大地的“中国青石之乡”——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这里所开采的青石密度较大,且不易风化,有“天灰青”之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祥东汉时期的武梁祠、曲阜孔庙等地的碑林均采用“天灰青”的石材。此次“杜甫千诗碑”所采青石均系天灰青中的一等品,即开采出的山料最精华的那部分,出产率较低,品质极佳。

在“杜甫千诗碑”的建设过程中,刻石环节是整个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来自四川、福建、山东、江苏和陕西等地的刻石工匠,参加“刻石大比武”的擂台,经过篆刻家、书法家的严格评审,最终近百名技艺精湛的刻工,过五关斩六将成功夺魁,正式成为了“杜甫千诗碑”项目的工程建设人员。

刘洪馆长介绍,被金石篆刻领域尊为“江南第一刀”的戈春男老先生,听闻“杜甫千诗碑”项目后,不远千里,从无锡来到成都草堂,并亲临现场,实地勘察指导刻工的刻石工作。年近古稀的戈老先生在了解了该项目重要的文化意义、诗教意义之后,备感欣慰,并为“杜甫千诗碑”项目亲自镌刻朱德所书的“诗圣千秋”四个大字。此外,杜甫草堂博物馆还邀请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吴为山先生设计制作了“诗圣广场”及杜甫六个人生阶段的雕塑。

观赏 打卡文化地标 别错过这些亮点

“杜甫千诗碑”的开篇,位于杜甫草堂博物馆内,是一首苏轼书写的杜诗《堂成》。为何将这幅作品作为开篇?四川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杜甫研究专家王飞介绍:“将北宋大文豪苏轼写的《堂成》作为起点,既因为苏轼是四川人,有家乡情缘的考虑,更重要的是,这件苏轼书杜诗是迄今存世可寻的最早一件先贤书写杜诗的书法作品,分量尤为重要。”

在浣花溪公园万树山顶巍然屹立的“杜甫千诗碑”总碑,高约3.6米,宽约2米,重达23吨,由戈春男设计、现场镌刻。此碑正面镌刻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撰文、书法家洪厚甜书写的《杜甫千诗碑记》,背面镌刻蒋兆和《杜甫像》,作为“杜甫千诗碑”项目“一头一尾”之“尾”,记录下“杜甫千诗碑”这一当代的文化盛举,为整个项目画上圆满句号,凝聚着当代人将杜甫文化流传后世的美好愿望。

“杜甫千诗碑”项目将诗歌、书法、篆刻、园林、古建、雕塑等艺术巧妙结合,呈现出“六艺合一”的艺术境界。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特为杜甫在成都草堂创作的名篇《春夜喜雨》打造的“春夜喜雨园”——该园位于杜甫草堂博物馆内,以“喜雨亭”为中心,郑燮、爱新觉罗·弘历(清乾隆帝)、王铎、郭沫若、马公愚、萧克、黄稚荃、邓拓等所写的十幅各具特色的《春夜喜雨》,被镌刻于青石之上,散布周边。清新质朴的诗歌、浑厚苍劲的书法、清幽秀丽的园林、精妙绝伦的镌刻在此融为一体。

专家访谈

“千诗碑”竖起天府文化新地标

四川省杜甫学会会长张志烈:

“千诗碑”是什么?是新时期建成的具有多重文化艺术含蕴的杜诗石刻本。它就像“齐鲁青未了”的泰山一样,矗立在天府之都锦江之滨浣花溪畔,向全世界散射杜甫文化精神的光芒。

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 濮新:

“杜甫千诗碑”的落成,让成都杜甫草堂从此又多了一个诗意栖居地和文化指向标。这无疑是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创新体现,它必将成为成都市民和广大游客瞩目与喜爱的文化新地标!

中国书协理事、杜甫千诗碑当代书法作品征集组组长 李世俊:

“杜甫千诗碑”项目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做出的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决定,是一项受益当代、普及国学、弘扬传统、造福后代的重要文化工程,体现了党和政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也能够展示当代书法的创作实力,并以中国书法不同书体来表现杜甫诗歌深邃的魅力。可以说,“杜甫千诗碑”这一文化工程,给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 摄影 田宇

新闻推荐

我的小学 宗婷

我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上小学,济宁市东门小学是我的母校。其后,我考入曲阜师范,于上世纪末任教于济宁学院附属小学。从一...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孔子博物馆开馆2018-11-30 08:31
猜你喜欢:
评论:(历史文化名城新名片:“杜甫千诗碑”落成 供全球吟诵)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