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俐
不久前,在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印发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实施“六进”行动计划:即儒学进学校、进家庭、进机关、进社区、进村庄、进企业,这与济宁市倡导的“儒学六进”工程相吻合。市政协委员杨富荣认为,“儒学六进”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撬动这项工程,学校是关键场域。学校里的关键环节是老师,老师先带头学,先了解经典的框架和脉络,这样,老师教学生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社会风气、人文素养的提升也会随之解决。
现阶段,很多学校关于经典的学习大都停留在表面,比如让学生临时读经典,这样,无法将经典系统地传递给学生,也无法真正的对学生品格的养成起到实质性作用。如果老师引领学生系统学习经典,父母会受到孩子的影响,父母有生活的家庭、机关、社区、企业、村庄,如此循环,便会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整个社会风气就会发生转化。
杨富荣在《深化“儒学六进”工程,推进全市老师学经典》的提案中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她说,有德的老师从事教育,就是真正的德育。每一位孔孟之乡的老师都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学经典非常的熟悉,每位老师都有书香气息,每位老师都成为经典的化身,那么经典的传承就真正实现了。教育部门领导带头学习《论语》,成立以校长为核心、以中层校领导为骨干的领导小组,让领导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学校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读书会,结合自己的感悟和学生的反馈,交流读书心得。举办“经典学习擂台赛”活动,举办征文活动,开展“书香校园”、“书香班级”、“读书之星”、“书香家庭”等评选活动,强化经典诵读活动的成果。
杨富荣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满涛2018年伊始,山东省政府即发布《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这一重磅举措的出台,无疑影响着山东尤其是济宁的发展。那么,为什么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对济...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