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曲阜新闻 > 正文

桑皮造纸,老技艺如何永传?

来源:齐鲁晚报 2017-12-23 17:35   https://www.yybnet.net/

做好的纸被贴在墙上晾晒。浸泡桑皮。捞起桑皮。郑友明两人正在挫纸浆饼。郑友明查看蒸煮后的桑皮。将纸浆切割。郑友明的妻子正在捞纸。做好的桑皮纸郑友明还要分装打包。文/图本报记者孔令茹李岩松通讯员梅花马兆强

室外有人在晾晒桑皮,室内则传出木槌锤击桑穰的“咚咚”声。19日上午,曲阜市王庄镇纸坊村桑皮纸制作大院里,20多户捞纸户正在忙活着做桑皮纸。

当日天气晴好,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很幸运地看到了桑皮纸制作72道工序的重点流程。泡水、上蒸锅、泡石灰水、碾压,之后进入室内程序上碓头、切桑穰、捞纸……一道道纯手工制作的工序,体现出桑皮纸这一省级非遗技艺的匠心。

桑皮纸制作大院里,鲜见年轻人的身影,大多匠人年龄都在50岁以上。“平时我们都不敢与别人握手。”匠人的十指布满了硬茧,他们笑说,累且脏,这也正是年轻人不愿意干这行的原因之一。

记者采访时,捞纸户郑友明正在作坊里切桑穰,在那条老旧的切纸凳上,他用坏了几十把切刀。厚厚的纸饼摞起来,郑友明将刀斜立,右侧刀把狠狠地向纸饼上切,左侧刀把顺势跟下来,一块块的桑穰掉落在地上。而另一边,郑友明的妻子孔昭平正在室内作坊里捞纸,站到地下1米深的平台上,她端着帘窗、压纸棒等重达30多斤的工具,一遍遍到水池里“捞金”。水池里纸浆经过她的一推一拉,便成了最初状态的桑皮纸。

57岁的郑友明是非遗传承人,从爷爷辈开始就开始做桑皮纸,到他已经是第三代。16岁时,郑友明开始跟在父亲身边打下手,如今一干就是41年。

郑友明一家的桑皮纸生意,主要卖给当地的酒厂糊酒篓。现在又增加了更加精细的可用作书法用的文化纸品,即使是这样,老两口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一个月下来全家收入也仅五六千元。

这样的劳动强度和收入,郑友明很担心儿子、儿媳坚持不下去。老两口经常带两个孙女在院里逛,如今大孙女还学会了往墙上贴纸。在他们心里,希望这项祖传三代的桑皮纸技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东郊百慕大”坝王路打通了将成为新东站疏解通道 27条断头路仅剩最后两条月底完工

20日,省粮食局宿舍8号楼2单元加装电梯的钢结构基础已打好。记者王汗冰摄“听说明年加装电梯补贴标准要减少,是不是真的?”“我们单元加装完电梯后,怎么领取补贴呢?”12月以来,济南既有多层住宅...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桑皮造纸,老技艺如何永传?)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