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赵新兵邓卫华萧海川孙晓辉魏圣曜
46,21,14,1……
这看似不相关联的一串数字,都与一位中国哲人有关!
1978年,46岁的新加坡人曾繁如回到祖籍地中国,沿着珠三角、长江一线、中国西北角游历一番,并首次到访小城曲阜;那一年,21岁的娜杰日达·拉祖姆科娃就读于莫斯科国立大学;14岁的加拿大人贝淡宁正在上中学;1岁的孟巍隆尚在美国旧金山的襁褓中。
39年后的2017年,耄耋老人曾繁如是山东曲阜儒学新院的创始人兼院长,拉祖姆科娃已在曲阜师范大学工作4年,学者贝淡宁受聘成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孟巍隆则担任了知名学术期刊《文史哲》的英文版副主编。
四人四国,命运的四条红线,就这样从南洋、欧美汇聚到中国山东这个“孔孟之乡”,吸引他们的,是那位诞生在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中国哲人——孔子。
【开头迥异的结缘】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与中国、与孔子的结缘,四位“洋夫子”有着迥异的开头。
曾繁如1932年出生在广东。5岁那年随父母远下南洋躲避战乱,曾先后当过电台双语播音员和公务员,后经30多年奋斗,成为东南亚的船运大亨。尽管故国已是童年记忆里模糊的背景,但曾繁如知道,自己血管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在遍历欧美诸国、历经商海沉浮后,他对中华传统文化愈发景仰,也倍加在意自己作为“宗圣”曾子第76代裔孙的责任。在他看来,尽管美国商科发达,但在商德这方面,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值得美国商业教育借鉴的内容。
拉祖姆科娃来到中国,得益于俄罗斯秋明国立大学与曲阜师范大学的友好合作。双方结为友校后,互派教师交流访问,已历时12年。精通古希腊语等6门语言的拉祖姆科娃,于2013年赴曲阜师范大学任教,是秋明国立大学派到这里交流的第四任教师。但在她看来,她与中国的序章多年前就已写下。“我对孔子最初的印象,是在莫斯科国立大学研究希腊语和拉丁语时产生的。我知道孔子是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同样伟大的古代思想家。”拉祖姆科娃说,但那时并未深入研究孔子,孔子对她而言,只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一个来自遥远中国的文化象征和符号。《史记》记载,孔子生于尼山。来到中国后,拉祖姆科娃独自一人探访了尼山的夫子洞——传说中孔子诞生的地方。“走进夫子洞的那一刻,我似乎与孔子亲近了许多。”拉祖姆科娃说,自己所仰慕的俄罗斯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也是一位孔子爱好者、教育家,在当地享有“俄罗斯孔子”的美誉。托尔斯泰曾在自己的庄园里,开办一所“有教无类”的学校,亲自撰写教材,让孩子们懂得仁慈、同情与善良。在生命的最后时光,这位大文豪坚持不吃肉,光着一双脚像农民一样在田地里干活。“贝淡宁”,是Daniel A.Bell的中文名。这个音意俱佳的名字,来自他的中国妻子。这段跨国姻缘也是他中国故事的开头。“小时候的我,对中国并没有太多印象。那时的中国,对我而言是‘异域\’。我想象中的中国,是一个有着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异国他乡。”贝淡宁说,他对中国最初的兴趣,源于他的华裔妻子。1989年,两人在牛津大学相识,次年喜结连理、相伴至今。因为希望能与岳父母及来自中国的亲朋顺畅交流,贝淡宁开始学习中文。“我的同学老乡,很多是从中国移民过去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出于好奇心,我会问问他们用中文怎么说hello,怎么说how are you,怎么数数,他们就这么慢慢地教会了我一些汉语。”在孟巍隆这里,是旧金山众多华侨华人让他与中国文化结下最初的缘分。多年后回味这段经历,许多华侨华裔长期远离故土,汉语已不流畅。但他们确实给予幼年孟巍隆强烈的新奇感,让他发自内心地对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大学后,孟巍隆主修西班牙语,并开始选修中文。当时,周围同学多学西班牙语、法语等,罕有人学习汉语。孟巍隆觉得这是一种缺憾。于是一向喜欢挑战自己的他,干脆放弃学习西班牙语,转而专攻汉语。“像西班牙语、法语这些语言,在美国即使你学得再好,也会有好几百万人学得比你好,但是作为一个白种人,能说一口地地道道的汉语,那是比较特别的。”孟巍隆说。
【殊途同归的“夫子”】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2012年,经过深思熟虑,已于国际金融危机前处置掉所有生意的曾繁如回到了孔子的故乡、儒学的源头,希望做一番“如日东升”的事业——向世界推广传播儒学。“85年来,我在六面旗帜下生活过。”曾繁如说,(他经历过中华民国的旗帜、初到新加坡时的英国旗帜、日占时期的日本旗帜、新加坡独立之前的马来西亚旗帜、新加坡独立后的旗帜、今日中国的五星红旗,“到五星红旗下生活是我的自由选择,也代表着我对新梦想的追求”。“我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译、教课、讲座。”曾繁如以传播儒学为使命,经常“飞机+高铁”连续奔波,不知疲倦地往返于新加坡、北京、曲阜、杭州等地,每个月都亲自上台教书、讲座,仿佛忘记自己已是85岁的耄耋老人。
2013年至今,曾繁如已投资2.5亿元建设曲阜儒学新院,并三次捐赠120万元用于孔孟故里的儒学研究传播及文化建设。在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他讲授儒家典籍英文翻译课程,已培养了两届相关翻译专业的研究生。
他说自己翻译过的最满意的句子是《论语》中的“德不孤,必有邻”,他将其译作“Virtueneverstaysalone.Itisbound toattractcompanionship”。他认为,这个译文可以传达“邻”的一个重要含义:有德之人、有德之国才能吸引他人或他国来做伴,最终成为好伙伴。
2016年,政治学者贝淡宁所著《贤能政治》(中文版)正式出版。在书中,贝淡宁明确提出中国的政治尚贤制比西方的“一人一票”制更适合中国的国情。这一论断,引发广泛关注,甚至招致部分西方学者的批评。与那些远隔重洋观察中国的研究者们不同,是年贝淡宁已踏上中国土地整整20年。
从涉足东亚文化圈算起,已过“知天命”年纪的贝淡宁,有26年时间与中国传统文化交织在一起。从加拿大、英国到新加坡,从香港到北京再到山东,他与中国传统儒家的诞生地越走越近。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第21个年头,这位身材颀长、个头高挑的加拿大籍学者有了新的头衔——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他的第一份教职,是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政治学系讲师。作为牛津大学哲学博士,他由此对中国哲学、中国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贝淡宁说,这份兴趣随后升华为一种强烈的愿望,驱使他走近中国,并在这里继续他的政治学教师生涯。
二十多年弹指间,贝淡宁如今已成为中国一所大学的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涉足从未接触过的行政管理工作。贝淡宁曾表示,与以往做学问相比,这个选择如此与众不同,是一次中国传统哲学里由“内圣”到“外王”的宝贵体验。
1998年,21岁的孟巍隆来到南京大学求学。“在学习过程中,我被古代汉语背后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所感动。”孟巍隆至今依然记得那股激荡心灵的强大冲击波:原来今天生活中的许多道理,早在两千年前的诸子百家时代就已被提出。这些智慧超越了社会形态、时空阻隔,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令他钦佩。中国先哲们的文字背后,蕴含着深刻、朴素而实用的哲学道理。
在南京大学完成进修后,孟巍隆先到山东大学攻读古典文献学硕士学位,再赴北京大学攻读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学成之后,他选择回到山东大学,担任《文史哲》杂志的编辑。这份创刊于1951年的学术期刊,是国内相关领域的王牌期刊。2014年,《文史哲》英文版创刊,孟巍隆承担起首任英文版副主编的重任。
【追随孔子的脚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2000多年前,孔子强调要注重传承。2000多年后的今天,孔子的影响力已吸引了一批像曾繁如、贝淡宁、孟巍隆、拉祖姆科娃一样的“洋夫子”,远涉重洋来到孔子故乡,并努力把孔子的思想远播“列国”。“我们的学院叫做儒学新院,为什么叫新院?因为过去传播孔子学说的方法,需要作出改变。”曾繁如说,儒家的一些思想是以封建制度和农业社会为背景的,很容易给外国读者造成困惑,所以在向英语世界传播孔子和儒家学说的过程中,曾繁如力戒“传而不达”,他翻译出版的《〈论语〉新论》只保留了20%的“论语”语句章节,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海外传播特点。
如何让西方学术界及时了解世界儒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于儒学的传承发展非常重要。
在《文史哲》英文版副主编孟巍隆看来,一本杂志能否成功“走出去”,首先是海外学术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学术产品。换句话说,《文史哲》英文版所载的文章必须是西方学界所关注或者希望关注的。第二个因素才是翻译。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它在海外被接受的程度。“《文史哲》的文章主要研究的是中国古典学术,把中国古代典籍译成现代白话难度已经很大,而要把中国古典译成英文更是难上加难。”孟巍隆说,他现在的责任就是要让西方读者用最顺的方式读懂“中国的文章”。
从最开始只有十几人在海外阅读,到目前已有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在内的35家高等学府单独订购,再加上100多家机构通过学校图书馆联盟订购杂志,《文史哲》英文版在海外的订阅量和阅读量直线上升,最近更收到了来自哈佛大学教授包弼德和斯坦福大学名誉教授王靖宇等海外汉学“大咖”的嘉许。
“从海外反馈的信息看,《文史哲》英文版基本能做到让欧美学者像阅读母语一样顺畅。”山东大学《文史哲》主编王学典说。年轻的孟巍隆所做的努力,让海外听到了“地道”的中国声音。
2017年9月20日,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山东曲阜召开。“重建中国的政治哲学,‘贤能政治\’引发全球热议”,成为2015年至2017年儒学研究十大热点之一。入选词说:“贤能政治”能否最终提供一种全面替代“民主政治”的制度设计,人们拭目以待。
作为“贤能政治”的提出者,贝淡宁对近年出现的“儒学复兴”“国学热”,有着自己的认识。他认为儒学复兴中最令人激动的部分,是关于儒学的历史解读及其与现代社会的相关性方面,有着如此多的争论。贝淡宁说,这也是儒学传统得以活化的原因,要使之持续进化并借鉴中外其他文化。
当世界开始研究中国体制、中国文化,海外儒学研究进一步升温时,贝淡宁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推动海外儒学研究的最佳路径,是展示它对当今中国的积极作用,展现与其他传统学说的对话交流是如何丰富儒学和各类学说的。我会努力推动儒家文化的现代化。”
在俄语中,娜杰日达是希望的意思,拉祖姆科娃十分乐意她的学生称呼她“希望老师”。作为一名教师,拉祖姆科娃辅导的中国学生多次在各类俄语大赛中获得佳绩,有的学生还因此得到国家公派留学的机会。在此期间,她得以与各地学者接触、交流。“这不仅对我了解中国文化大有帮助,也让我对俄语与俄罗斯文化有了新认识。”拉祖姆科娃说。“我教他们俄语,为他们打开一扇希望的窗户;他们教我汉语,也为我打开一扇了解中华文明的窗户。”拉祖姆科娃表示,过去这四年,是她30多年学术生涯中最为高产的阶段。她与中国同事一道,撰写了三本专著,发表了30多篇论文。这里令她感念,难以忘怀。
她每次回到家乡,说的最多的仍是孔子以及孔子“有教无类”“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我会给孩子们讲讲孔子育人的故事,教育他们要帮助和同情弱者。要时刻心怀创造性的火花去获取知识。”拉祖姆科娃说。
在中国的这些年,拉祖姆科娃走过许多地方,往北去过北京、哈尔滨,向南到过上海、杭州。孔子故里曲阜始终在她心目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这里保留了许多原生的、民族的东西,比如她的建筑与文化。这是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小城市,文化氛围浓郁,是个适合做学问的好地方。”她十分珍惜来中国交流学习的机会,希望能够继续留在这里。《瞭望》2017年第40期,原标题《Hello,孔子!四位“洋夫子”与中国儒学的不解之缘》。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崔璐9月26日,距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上演还有一天的时间。当晚正式开演前的最后一次预演,在孔子文化会展中心蓄势待发,这里就是开幕式的举办场地。19点45分,《文化周末》记者来到现场时,演...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