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曲阜新闻 > 正文

城区各大书店为济宁作家著作设专区

来源:济南日报 2017-05-10 15:45   https://www.yybnet.net/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用本土作品吸引更多朗读者

本报记者苏茜茜鲍童近年来,济南市的作家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家、作者,创作了大批优秀的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同时,市民希望一睹本地作家风采的呼声越来越高。近日,记者走访城区各大书店发现,本土作家的作品被陈列在书店的显眼位置,吸引了大量读者,为济南市全民阅读提供了一个新“选项”。

接地气,“济宁风味”作品让市民倍感亲切在济宁书城一楼东侧的一个区域,专门陈放着济宁本土作家所创作的图书。不少前来选书的市民经过此处都会停下脚步,翻看书架上的散文、诗歌、小说,或是对记载着济宁本土历史文化的内容细细品读。记者与几位读者进行沟通,了解了他们对当地作家、作品的看法。“我是老济宁人,平时喜欢读文史类的书籍,尤其对咱济宁的本土文化充满浓厚的兴趣。”市民孔先生说,济宁人杰地灵,人才辈出,通过阅览这些本土作家的书籍,可以对济宁的历史、文化、名人、风土人情都会有新的认识。“过去都是从老一辈那里,耳濡目染了解济宁,而书本上的内容则更全面也更权威。”孔先生告诉记者,一条街名是怎么来的、曾经的大运河是怎么样的……通过读这些书,不仅加深了自己对家乡的了解,也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

无独有偶,在新华书店太白楼店内,济南市本土作家的作品也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眼光。济宁一中高一年级的学生李健告诉记者,自己喜欢读散文,喜欢读余秋雨先生的作品,家中也有不少林清玄先生的作品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书店看到济宁本土作家的散文作品,翻看后他觉得很惊喜,读起来感觉很亲切。李健说,平时学习很忙,但只要有空他就会到书店翻阅济宁作家的作品。

新华书店太白楼店的店长王晶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有位老太太经常带着孙子来看书,老人对济南市著名作家范金泉老师的《老渔洼》情有独钟,接连两个月的时间,每每前来都会拿起这本书细细阅读,这一幕给王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据王晶介绍,这些年随着本土作家文学创作热情的上涨,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陆续与市民见面。由于本土作家的作品多以运河文化或是儒家文化进行创作,接地气的选题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此外,济南市本土作家的优秀作品,不仅吸引了济宁人,也吸引了很多外地的书迷。去年,一位来自济南的游客来到书店,寻找有关济宁文化的书,当他看到一本本土作家编写的济宁史志类的图书后爱不释手,一口气买了一整套。

搭平台,书店开辟本土专区让读者更懂济宁济宁许多书店大都地处黄金地段,而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专门为本土作家开专区,如果从盈利角度去考虑,换了谁或许都会犹豫。不过,在亚龙书城创始人崔亚龙看来,书店为济宁作家开辟专区,除了给济宁市的文化领域增添亮点,也给读者和作者增添了近距离交流的平台,这对繁荣济宁市文学事业和图书市场起到积极和推动作用。

位于万达负一层的亚龙书店于今年4月份正式营业,在书店较显眼的一排书架上陈列了30余本有关济宁的图书。崔亚龙说,这些书都是济宁籍作家的优秀作品,为了能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济宁文化,传播济宁文化,书店特设了这块区域。“这些年经常全国各地的跑,遇到同行聊天,难免会谈起本土作家的畅销书。如今,济宁籍作家的作品渐渐崭露头角,一些优秀作品更是在全国热销,这让每一个济宁人由衷地感到骄傲。”崔亚龙饶有兴致地给记者推荐了一部悬疑小说《十宗罪》,他说,这部小说相信很多人已经看过,但对于作者,我们济宁人更应该重点关注。“这部书的作者‘蜘蛛\’就是咱济宁人。”崔亚龙说,目前济宁作家的作品可谓是多元化发展,从具有浓厚运河文化特色的《图书济宁》、《济宁记忆》、《大孔府》等历史文化题材,到济宁一小学教师的《我之为我——一个草根教育家的思想独白》教育心得,再到玄幻小说《十宗罪》,后又有育才中学高三学生的《醉三国》,济南市本土作家的图书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崔亚龙告诉记者,济宁的各个亚龙书店现在都为本土作家开设了专区,从陈列第一本济宁本土作家的作品,到如今的三十几本,这个量的变化也反映了济宁文化的向上发展。如今书店开辟本土作家作品展区,不仅是让更多市民读到本土作家的书,也旨在让读者更加了解脚下的这片热土上发生的故事,感受时代的脉搏。

广传播,精品化文学作品擦亮济宁文化名片“从2015年开始,济宁籍作家创作的作品更多地出现在书店的货架上。虽然之前店里也有一些济宁籍作者出版的书籍,但是明显感觉2015年有了上升的趋势。”据崔亚龙介绍,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不仅有政策上的扶持、全社会对本地文化认同感的增强,市场的需求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有些外地游客希望在离开济宁的时候,能带走济宁的文化,这些描写济宁文化历史的文学作品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如何把这张传播现代济宁的“名片”更好地打出去,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本好的书籍,不仅自身要‘扎实\’,也需要包装宣传和推广,这是我们作为书店应该做的,这是我设立济宁本土作家专区的初衷。”崔亚龙说,同时,作者也应让自己的作品正规化、精品化,让更多类似《大孔府》、《大运河》、《竹竿巷》这样代表济宁文化的文学作品走出去。

日前,记者在市文广新局版权科了解到,虽然这些年济南市文学创作热情高涨,但是许多作者还缺少版权意识,成书后没有及时进行版权注册。据市文广新局版权与印刷发行管理科科长李甦介绍,进行版权登记后可以更好地在法律层面对作者以及其作品进行保护。

老人捧读着钟爱的《老渔洼》城区一家书店设立的本土作家作品展区不少市民对济宁文化充满浓厚兴趣济宁籍作家创作的网络玄幻小说《十宗罪》

他们,让济宁文化跃然纸上

杨义堂:吃透中国历史再写济宁文化曾经出版过《大孔府》、《大运河》以及《抗战救护队》等多部文学作品的杨义堂,可以说是济宁本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了。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杨义堂,曾先后在市政府办公室、市经贸委、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等多个部门工作,由于工作需要,他多次组织和参与孔子文化节和祭孔活动,对曲阜孔府有了深入的了解,为日后出版关于济宁文化方面的书籍打下了基础。

据杨义堂介绍,他是受电视剧《大宅门》的影响,希望找人来写一部关于咱济宁文化的电视剧《大孔府》。但是,许多编剧界的大咖都说孔府的底蕴太厚写不了。于是,杨义堂就决心自己写一部反映天下第一家和末代衍圣公生活的电视剧本,之后改成长篇历史小说,《大孔府》这才与读者见面。后来,杨义堂在从事大运河申遗工作的过程中,又写了第二部长篇历史小说《大运河》,获得了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在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杨义堂的第三部作品长篇文学作品《抗战救护队》也出版了,写的是红十字救护总队总队长林可胜带领4000多名中外医护人员在全国九大战区浴血抗战的故事,这部作品还选入了《2015中国报告文学年选》。

今年,在“一带一路”的大形势下,杨义堂的第四部长篇历史文学作品《北游记:苏禄王传》又出版了。这部书的出版发行列入中菲两国纪念苏禄王来华纪念活动的一部分,菲律宾总统特使也出席了新书首发式。接下来,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一部反映改革开放成就和中国农民命运变迁的长篇报告文学也在杨义堂的酝酿之中。在杨义堂看来,济宁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文学题材,每一个题材都可以成为世界级的大题材。比如孔孟颜曾和他们弟子的故事、李白的故事、大运河上的历代河道总督的故事等等,挖掘出来写好了,都会成为有影响力的作品。但是,写出能反映济宁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却不是很容易。“想要写好就需要把中国历史吃透。我们的历史圣贤,许多人都知道,不能瞎编,不能戏说,应该沿着中国文学的传统走下去。”杨义堂说。(本报记者鲍童苏茜茜)

范金泉:用文字唤醒繁华古城的记忆“一个城市中有了水就有了灵气,而大运河的灵气必然会孕育出属于它的歌者。”范金泉说,他笔下的小说,就像是一首古老的歌谣,随着运河的流淌,它被自然而然地哼唱出来,并在你我之间口口相传。这种文化上的传承,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古老大运河的“歌者”。

范金泉是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自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这些年陆续出版了多篇中短篇小说集,曾在全国多家文学期刊上发表。出版长篇小说《竹竿巷》、中篇小说集《老渔洼》、《再射天狼》等,曾在省级以上纯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一百二十余篇、二百余万字。

历经十年之久的《竹竿巷》是范金泉的第一篇长篇小说。范金泉说,发生在竹竿巷的故事好像就停在那里,而他不是撰写者,只是一个记录者。交错的时空中,他有幸与书中的人物相识,用笔将那些承载着运河文化的生命记录下来。《竹竿巷》这部小说中大量还原了老济宁的古建筑,比如铁塔寺、老洋桥、东大寺、西大寺等,这些逐渐在现实生活中褪去色彩的古建筑,在小说中依然繁华。在创作《竹竿巷》的过程中,范金泉因工作需要被借调至史志办工作,这些年在史志办的工作经历为他的写作打下了厚重的基础。而对于济宁这座古城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

居住在竹竿巷附近已有十年,范金泉每天坚持步行穿梭于这条古巷,因为在他的心里一直住着这么一群人,他们依大运河而生,因大运河而活,大运河畔的这条古巷里承载着他们真实却又遥远的故事。范金泉说,如今的竹竿巷经过历史的洗礼,它已不单是一个地方、一条小巷,它就像一颗文化的种子,在走进它的人心里生根发芽。“昔日的竹竿巷已不复存在,但文学的竹竿巷将永远流淌。”范金泉一直相信,这座大运河畔的千年古城,用文字可以将繁华记录,用文学可以将记忆唤醒。

(本报记者鲍童苏茜茜)

孔令卓:新生代文学作者是个“三国迷”正在读高中的孔令卓,可以说是济宁本土作家中年轻一代的代表了,在2016年暑假,她仅用两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作品——《醉三国》。如今,这本书已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在孔令卓看来,这本13万字的文学作品是对自己十年“三国迷”的一个小结。

作为史评类书籍,《醉三国》里凝结了孔令卓几年来对三国文化的见解和分析,孔令卓简单向记者介绍了自己书中所写的内容:“《醉三国》中,人物篇对9个代表性人物进行了分析、评价,故事篇则是对三国中8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进行了分析、评价。”

在写《醉三国》之前,孔令卓也试着写过一些几万字的小说,虽然没有出版过。有些还被孔令卓发表在了网上,供网友们阅读。这也是不少年轻作家所必经的道路。“上初中时,我写过一部8万字的小说,当时是在网上进行了连载,点击量突破了两万多次。”孔令卓告诉记者。同时,大量的阅读以及对一类文学作品的痴迷,也是进行文学创作之前必备的要素。

(本报记者鲍童苏茜茜)

新闻推荐

没想到风筝里有这么多故事

全国27所院校参加大学生风筝知识大赛,潍坊市两学校夺魁4月19日下午,由山东省学生联合会秘书处、共青团潍坊市委、潍坊国际风筝会办公室、潍坊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爱我潍坊”第三届...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城区各大书店为济宁作家著作设专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