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曲阜新闻 > 正文

老手艺如何焕发新生机

来源:济南日报 2013-09-16 07:46   https://www.yybnet.net/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万德龙

2012年12月12日,本报报道了题为《闻名遐迩却遗落坊间的桑皮纸》的调查新闻,对曲阜市纸坊村传承百年的桑皮纸制作工艺进行了探访,并通过在国外鼎鼎大名却在国内落寞消逝这样强烈的对比,探究了“老工艺的新出路”这一话题。文章一经刊发,便引起了市民的强烈讨论以及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不少市民甚至专程驱车赶往纸坊村购买桑皮纸,亲身感受这项古朴的手艺。

文章概述:探访桑皮纸制作工艺

说起桑皮纸,很多人会想到新疆桑皮纸,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实,在曲阜就有个村子曾以此为生,用世代相传的制作工艺,产出名扬海外的桑皮纸。

2012年12月的一天,记者慕名赶到纸坊村,打听制作桑皮纸的人家,发现“以此为生”的农户却屈指可数。经村民指路,辗转找到一家正在“捞纸”农户,经他的口述,了解了令人敬佩却鲜为人知的桑皮纸。

据制纸人郑功臣介绍,桑皮纸主要原料为桑条,起初主要用于烧纸、棺材内部防腐等,如今桑皮的用途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拓表字画;二是糊制木制、条编器皿;三是糊制加固农用工具。生活中,桑皮纸最常用在制作酒篓上,大体工艺是在编制好的竹篮上面糊上数层刷有发酵猪血和石灰膏的涂料,凉晒后由它灌装的白酒,不仅储存时间长,而且酒越存越香。此外,用桑皮纸糊制的簸箕、竹筐也可增加其使用寿命。

到底桑皮纸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呢?在经过剥皮、晾晒、去杂后,手工艺人将挑选出的桑皮捆成捆,放入河水浸泡。纸坊村中的一条小河就是晾晒、制作桑皮纸的天然制作场地,村民们都会在此河中浸泡桑皮。郑功臣带着记者来到小河边,站在小河东边看到,河堤上有一块占地20余平米的大型石灰池,石灰池几米之外,有一处石磨和一个地锅。据他介绍,桑皮经过浸泡后用大型蒸锅蒸制,再放在石碾上碾压。去掉硬壳后,将桑瓤放入水中淘洗、挤干、挑拣、搓碓、切条,放入粗布布袋中撞击。之后,再放入水池中搅拌,使纸浆沉淀,经过捞、压、踩、晒等程序后,捆扎而成。制作桑皮纸并没有复杂的技艺,就是需要按照工序耐心制作,不能偷工减料,不能缺少任何一道工序。从一张桑树皮到一张桑皮纸,至少要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看来,薄薄的一张纸得来不易。

采访缘由:韩国人崇拜济宁人却不知的手艺

市民梁先生在韩国留学3年,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不是品尝美食、亦不是亲友团聚,而是寻找在他心中落下根的桑皮纸。据梁先生回忆,留学时,韩国本地学艺术的同学当得知他是山东济宁人时,迫切地询问“大名鼎鼎的曲阜桑皮纸”历史由来,而对桑皮纸一无所知的他,颇显尴尬的搪塞回去。因此,这次回国后,梁先生便立志要寻觅近在咫尺的文明,找到了记者本人,想一同前往探访,当梁先生联系到本人时,记者心头一震:作为老济宁人的自己,只知道济宁是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却不知道身边还有这样散发着古朴魅力的手工艺,随即决定要亲身前往感受。在采访之前,记者与梁先生一起,在网上了解了桑皮纸的相关知识,发现曲阜《阙里志》、县志中有如下记载:纸坊村原名叫“新安里”,早在北宋年间王氏家族为逃避战乱来此定居,逐步形成村落;明初,由得到桑皮纸制作真传的郑氏、乔氏两家从山西来到该村定居,发展了桑皮纸的制作,改名为纸坊村。

采访讨论:制纸作坊从300家锐减至20家的思考

记者随后又采访到王庄镇文化站孔站长,据他介绍,桑皮纸制作工艺继承了最为原始的造纸技术,属于坊式纯手工业生产方式,对继承和研究我国古代造纸工艺提供了活的标本。此外,经桑皮纸糊制的容器和家具已被大众广泛使用,用糊制的容器盛酒、酱、醋、油等食品能确保10年甚至20年、30年不变质、不变味,是上等的绿色环保防腐原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仍有生产利用的价值。

纸坊村的捞纸业始于明初,兴于清。清代中期,民国及抗日战争时期较为冷落。解放后,该村曾推选代表参加了1953年在天津召开的全国手工业会议,并作了典型发言,1956年曲阜县手工联社迁至该村,组成了曲阜县第一个造纸厂,实行统一经营生产桑皮纸。1966年该厂迁至曲阜县八宝山后,桑皮纸改由纸坊村集体统一生产经营。改革开放后的上个世纪80年代分散到各家各户经营,捞纸专业户曾达到300多家,占全村总户数的50%以上。目前,由于此项工艺流程复杂,劳动强度大,效益较低,捞纸户衰减到20多家,面临失传的境地。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最近十年,桑皮纸作坊锐减,纸坊村全村大概仅有20余家桑皮纸作坊,且多以中老年为主。采访时值冬季,桑皮纸产量更少,一些桑皮纸作坊暂时停产,维持正常生产的作坊大概仅剩下10余家。郑功臣告诉记者,他和老伴在家一边制作桑皮纸一边种地,一年收入有2万元。制作工艺复杂、利润低、劳动强度高,很多年轻人宁愿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在家制作桑皮纸。“现在,一斤桑皮的进价就是2元,大概一斤桑皮出一刀桑皮纸,一刀桑皮纸50张,这一刀桑皮纸最高卖到10元钱,挣不了多少钱。”

采访感受:为啥“韩纸”能卖到30元一张

纸坊村很多村民都知道本村的桑皮纸制作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常有外地客商慕名前来采购。但记者注意到,作为纸坊村的特殊文化产业,纸坊村村内、沿街国省道旁都未有任何宣传标语、横幅,仅凭着口口相传,推广纸坊村的桑皮纸。仅存的20余家桑皮纸作坊,仍保持各自为战的家庭手工作坊生产模式,而没有形成联合的大规模生产模式,传统技艺“迷失”在市场大潮中。

在采访结束后,梁先生的妻子刘女士向记者发出了一个疑问:为何这种家庭作坊只能生产出如此单一的桑皮纸,而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开发出新的产品?据刘女士介绍,在韩国也有许多这样的纯手工造纸作坊,生产出的韩国纯手工纸—————“韩纸”、“高丽纸”主要当做礼品纸贩售,单张价格能达到30多元人民币。

采访效应:着手建设76亩桑皮纸美术园

在文章中,记者提到了在韩国被奉为国家荣誉的“韩纸”,并介绍了它的新发展:在纸浆中加入干花瓣、三叶草等烘干植物,而柳条等原材料打碎后的纤维,也经过有序的排列,制作出的纸张不仅坚韧,而且美观、实用。但是,咱们的桑皮纸是用来糊罐子,而他们韩纸是走高端的礼品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自然相去甚远。时过大半年,纸坊村的桑皮纸产业境遇如何?是否找到了新出路?

记者联系到当时受访的纸坊村村民宋维国,随着近两年国内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他一直梦想能建成一个“美术园”,把他们村子里所有家庭造纸作坊聚集在一起,同时进行产业研发,把桑皮纸真正推广到国际纸业市场中。据他介绍,本文一经发表,就吸引来不少投资客商的关注,更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了解桑皮纸文化。“庆幸的是,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做了,在村边租赁了76亩地准备大干一场,虽然缺乏资金以及技术支持,但我有信心将老祖宗的工艺做得更加强大。”宋维国说。

捞纸

桑皮纸制作成的容器

晒纸

准备将纸端出去晾晒

新闻推荐

8处消防安全隐患现场消除

■本报记者张昭晖通讯员张建波日前,曲阜市书院街道对辖区内企业进行了防火安全集中检查,共检查了20家企业,现场消除8处消防安全隐患,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10份,有效...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魂归曲阜故里2013-10-21 07:25
评论:(老手艺如何焕发新生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