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孙丹青刘传伏通讯员梅花刘中善
8月18日晚,位于曲阜市姚村镇府前街的蟋蟀灯光市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蟋蟀爱好者竞相选购,一年一度的蟋蟀买卖顿时红火起来,为了弘扬蟋蟀文化,促进经贸交流,由该镇主办的首届蟋蟀文化节也在此拉开了帷幕。
姚村境内大部分地块属钙质褐质土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蟋蟀资源,所产蟋蟀以品种多、个头大、牙长、极善斗而名播天下。明清时期,曾作为贡品供朝廷的王公大臣玩乐。每年立秋至秋分是蟋蟀上市的黄金季节,来自上海、北京、天津、江苏等地的蟋蟀爱好者云集此地,自发形成了蟋蟀交易市场,每年社会效益达上千万元,而姚村蟋蟀灯光市场更是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闻名遐迩。为加强姚村蟋蟀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把姚村蟋蟀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姚村镇积极筹备,依托当地蟋蟀协会,通过举办蟋蟀文化节,引导开发蟋蟀市场,以蟋蟀为媒,以虫会友,搭好文化舞台,唱好经济大戏。据姚村镇党委书记刘慧敏介绍,为了更好地促进蟋蟀产业发展,下一步还打算投资建设集蟋蟀养殖、交易、娱乐、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园,建设一处年产500万只的蟋蟀繁育场以及蟋蟀生态博物馆、蟋蟀竞技交易中心及餐饮服务相关产业。
现场花絮:
西安收虫者10天入手80只
最贵“黄大头”价值2万元
■本报记者孙丹青刘传伏
姚村斗蟋以个头大、性情烈、弹跳力强、善斗、凶狠而驰名全国蟋蟀友谊大赛,引起了广大蟋蟀爱好者的极大关注,每年立秋前十天到白露后十天这段时间,来自上海、北京、天津、江苏等地的多名蟋蟀爱好者都会到此交易。
18日晚上,记者在姚村镇府前街灯光市场采访时,遇到了一位来自陕西西安的蟋蟀爱好者“虫子”,他说来姚村十多天了,一共收获了80只蟋蟀,买虫的钱将近十万元。最贵的那只叫“黄大头”,在卖家没有讨价还价的情况下,他花两万元果断入手,现在都运回西安进行饲养,等待迎接9月中旬在当地举行的斗蟋蟀比赛。
虫子说,斗蟋蟀是他的一大爱好,到处收虫已经有十五个年头,最常来的地方就是曲阜姚村的灯光蟋蟀市场。都说“立秋到,蛐蛐叫”,在十多天以前,他就和一票虫友开车自西安来此,精心挑选了80员“大将”,希望在今年的蟋蟀比武大赛上能有好战果。18日下午,当和伙伴们在市场上挑虫时,他发现有卖家捉到一只罕见的“黄大头”,开口要两万元,而且不讲价。当掀开罐盖,仔细观看蟋蟀外形,用细木棍挑拨触须,听一听叫声大小后,有着老练挑虫经验的他丝毫没有犹豫,果断掏出两万元将蟋蟀买下。“先看头,后看腿,再看皮毛不后悔”,关于如何挑选蟋蟀,坊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虫子说,这只蟋蟀不仅牙齿大,而且头大肩宽,腿也有力,“第一眼就知道是个斗将之才,回去培养一段时间,肯定能在比赛时有好成绩。”
正在交易
新闻推荐
“今天来这里不仅给孩子接种了疫苗,而且还给自己免费查了体,这一趟没白来。”在曲阜市疾控中心办公大楼内,一位带孩子前来接种疫苗的家长说。近日,曲阜市卫生局在疾控中心、...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