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曲阜新闻 > 正文

闻名遐迩却遗落坊间的桑皮纸

来源:济南日报 2012-12-12 11:29   https://www.yybnet.net/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记者探访本土传统技艺的发展之路

记者万德龙石晶

提起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人会肃然起敬,但每每谈及细枝末节,自身的知识储备尤显乏善可陈。市民梁先生在韩国留学3年,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不是品尝美食、亦不是亲友团聚,而是寻找在他心中烙下根的桑皮纸。

据梁先生回忆,留学时,韩国本地的同学当得知他是山东济宁人时,迫切地询问“大名鼎鼎的曲阜桑皮纸”历史由来,而对桑皮纸一无所知的他,颇显尴尬的搪塞回去。因此,这次回国后,梁先生便立志要寻觅近在咫尺的文明,同记者一起来到了曲阜市王庄镇纸坊村的桑皮纸农家作坊,寻觅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文明。

因手工而精良因工艺而出彩

说起桑皮纸,很多人会想到新疆桑皮纸,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实,在我们身边的曲阜,就有个村子曾以此为生,用世代相传的制作工艺,产出名扬海外的桑皮纸。

记者慕名赶到纸坊村,打听制作桑皮纸的人家,发现全村人“无人不知”的桑皮纸“以此为生”的农户却屈指可数。经村民指路,辗转找到一家正在“捞纸”农户,经他的口语,了解了令人敬佩却鲜为人知的桑皮纸。

他叫郑功臣,据他介绍,桑皮纸主要原料为桑条,起初主要用于烧纸、棺材内部防腐等,如今桑皮的用途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拓表字画;二是糊制木制、条编器皿;三是糊制加固农用工具,而最常用在制作酒篓(一种存酒容器)上,大体工艺是在编制好的竹篮上面,糊上数层刷有发酵猪血和石灰膏,由它灌装的白酒,不仅储存时间长,而且酒越存越香。此外,用桑皮纸糊制的簸箕、竹筐也可增加其使用寿命。

记者随后采访到王庄镇文化站孔站长,据他介绍,桑皮纸制作工艺继承了最为原始的造纸技术,属于坊式纯手工业生产方式,对继承和研究我国古代造纸工艺提供了活的标本。此外,经桑皮纸糊制的容器和家具已被大众广泛使用,用糊制的容器盛酒、酱、醋、油等食品能确保10年甚至20年、30年不变质、不变味,是上等的绿色环保防腐原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仍有生产利用的价值。

薄薄一张纸得来真不易

12月份,曲阜市晴空万里,但气温仍在零度之下。在王庄镇纸坊村,一位大娘一手拿着刷子一手扯着桑皮纸,将桑皮纸一张张粘到墙上,在阳光下晾晒。热心大娘告诉记者,这仅是制作桑皮纸72道工序中的一道工序,她指引记者前往村内一个小作坊,找寻正在制作桑皮纸的老手工艺人郑功臣,讲解桑皮纸背后的故事。

在一个十几平米的平房中,手工艺人郑功臣穿着工作服,戴着塑胶手套,站在一个水池旁,用木耙捞出池中的纸浆。郑功臣操作十分熟练,重复着捞纸的动作。今年60岁的郑功臣告诉记者,他从18岁就进入作坊学做桑皮纸,几十年来,桑皮纸一直保持着最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我们都说桑皮纸一共有72道制作工艺,主要工序就有36道工艺。”郑功臣告诉记者,买料就是重要的一项内容,目前制作桑皮纸的原料桑皮分为两类,一类是曲阜当地的桑树,另一类桑树的原产地则是大别山。

剥皮、晾晒、去杂后,手工艺人将挑选出的桑皮捆成捆,放入河水浸泡。纸坊村中的一条小河就是晾晒、制作桑皮纸的天然制作场地,村民们都会在此河中浸泡桑皮。郑功臣带着记者来到小河边,站在小河东边看到,河堤上有一块占地20余平米的大型石灰池,石灰池几米之外,有一处石磨和一个地锅。他介绍,桑皮经过浸泡后,用大型蒸锅蒸制,再放在石碾上碾压。去掉硬壳后,将桑瓤放入水中淘洗、挤干、挑拣、搓碓、切条,放入粗布布袋中撞击。之后,再放入水池中搅拌,使纸浆沉淀,经过捞、压、踩、晒等程序后,捆扎而成。制作桑皮纸并没有复杂的技艺,就是需要按照工序耐心制作,不能偷工减料,不能缺少任何一道工序。从一张桑树皮到一张桑皮纸,至少要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薄薄的一张纸得来不易。

传统技艺“迷失”于市场大潮

在曲阜市王庄镇纸坊村,很多村民自豪地介绍,村子原本叫做“新安里”,而改名为纸坊村就是同桑皮纸有关。王庄镇文化站孔站长介绍,曲阜《阙里志》、县志中都有记载,纸坊村原名叫“新安里”,早在北宋年间王氏家族为逃避战乱来此定居,逐步形成村落。明初,由得到桑皮纸制作真传的郑氏、乔氏两家从山西来到该村定居,发展了桑皮纸的制作,改名为纸坊村。

鼎盛时期,纸坊村全村300多户人家都制作桑皮纸。但这些年,尤其是最近十年,桑皮纸作坊锐减。到目前为止,纸坊村全村大概仅有20余家桑皮纸作坊。而冬季因桑皮纸产量少,一些桑皮纸作坊暂时停产,维持正常生产的作坊大概仅剩下10余家。

记者在纸坊村内的几家桑皮纸作坊看到,手工艺者大都是中老年人。郑功臣告诉记者,他和老伴在家一边制作桑皮纸一边种地,一年收入有2万元。制作工艺复杂、利润低、劳动强度高,很多年轻人宁愿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在家制作桑皮纸。“现在,一斤桑皮的进价就是2元,大概一斤桑皮出一刀桑皮纸,一刀桑皮纸50张,这一刀桑皮纸最高卖到10元钱,挣不了多少钱。”

纸坊村很多村民都知道本村的桑皮纸制作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常有外地客商慕名前来采购。但记者注意到,作为纸坊村的特殊文化产业,纸坊村村内、沿街国省道旁都未有任何宣传标语、横幅,仅凭着口口相传,推广纸坊村的桑皮纸。仅存的20余家桑皮纸作坊,仍保持各自为战的家庭手工作坊生产模式,而没有形成联合的大规模生产模式,传统技艺“迷失”在市场大潮中。

老工艺的新出路在何方?

在采访中,梁先生的妻子刘女士向记者发出了一个疑问:为何这种家庭作坊只能生产出如此单一的桑皮纸,而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开发出新的产品?据刘女士介绍,在韩国也有许多这样的纯手工造纸作坊,生产出的韩国纯手工纸———“韩纸”、“高丽纸”主要当做礼品纸贩售,单张价格能达到30多元人民币。

谈到为何“韩纸”找到了新出路,不妨让我们看看它做了怎样的革新:在纸浆中加入干花瓣、三叶草等烘干植物,而柳条等原材料打碎后的纤维,也经过有序的排列,制作出的纸张不仅坚韧,而且美观、实用。“我们这里的桑皮纸是用来糊罐子,而他们韩纸是走高端的礼品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自然相去甚远。”刘女士说。

纸坊村村民宋维国也持有类似观点。随着近两年国内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他一直梦想能建成一个“美术园”,把他们村子里所有家庭造纸作坊聚集在一起,同时进行产业研发,把桑皮纸真正推广到国际纸业市场中。“我还想过搞旅游产业,通过我们古色古香的造纸技术,吸引到全省乃至全国的旅客,前来找寻古老的技艺。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桑皮纸能够传承下去,不被市场淘汰。”宋维国讲道:“庆幸的是,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做了,在村边租赁了76亩地准备大干一场,虽然缺乏资金以及技术支持,但我有信心将老祖宗的工艺做得更加强大。”

纸坊村手工艺人郑功臣在捞纸。

相关链接

桑皮纸之历史渊源

纸坊村的捞纸业始于明初,兴于清。清代中期,民国及抗日战争时期较为冷落。解放后,该村曾推选代表参加了1953年在天津召开的全国手工业会议,并作了典型发言,1956年曲阜县手工联社迁至该村,组成了曲阜县第一个造纸厂,实行统一经营生产桑皮纸。1966年该厂迁至曲阜县八宝山后,桑皮纸改由纸坊村集体统一生产经营。改革开放后的上个世纪80年代分散到各家各户经营,捞纸专业户曾达到300多家,占全村总户数的50%以上。目前,由于此项工艺流程复杂,劳动强度大,效益较低,捞纸户衰减到20多家,面临失传的境地。

桑皮纸之制作流程

桑皮纸成分基本上以桑皮做原料,先制成草浆然后再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制作,整个生产过程要经过72道工序,主要工序有36道。

一、砍条;二、剥皮;三、凉晒;四、去杂;五、凉晒;六、捆扎;七、浸泡;八、灰桑皮;九、倒装;十、蒸制;十一、碾压;十二、去鳞;十三、化瓤;十四、翻瓤;十五、淘瓤;十六、印瓤;十七、挑拣;十八、搓碓;十九、打饼;二十、切瓤;二十一、撞瓤;二十二、匀瓤;二十三、打旋;二十四、沉淀;二十五、刹沫;二十六、送背头;二十七,捞纸;二十八,下纸;二十九、压纸;三十,踩纸;三十一,元纸;三十二,晒纸;三十三,行纸;三十四,揭纸;三十五,查纸;三十六,捆纸。

用桑皮纸糊制的簸箕、竹筐。

新闻推荐

曲阜孔庙:小学生为游客免费 发放《弟子规》

点击查看原图春节期间,曲阜市圣城培训学校的小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孔庙金声玉振牌坊前为游客免费发放《弟子规》。据带队老师讲,他们想通过发放《弟子规》...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闻名遐迩却遗落坊间的桑皮纸)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