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梁希东 杜华江 通讯员 于礼先)10月30日,陵县神头镇黄家村村民豆和云来到纪庄社区建设指挥部,“俺村什么时候能享受政策合并到纪庄社区来啊?村里老百姓都盼着哩。 ”看到按“五通八化八有”标准建设的社区一天一个样,目睹楼房严格监理的建筑质量,他真的心动了,这是他第三次“咨询”。像豆和云这样,希望早日进行村庄改造、住上楼房的很多陵县农民“心里有点急”。
有些地方推动两区同建遇到不小阻力,而陵县农民为何争着进入两区同建“盘子”?原来,该县从破解资金“困局”入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农民既买得起楼又住得起楼,激起了群众参与两区同建的热情。截至10月底,该县已开工建设社区24个,产业园区87个。搬迁入住的4368户农民,今年将享受到一个“暖冬”。
两区同建的阻力,主要来自资金问题——一是农民没钱买楼,二是住楼开支大。陵县围绕农民的这一“心结”,做足做细相关工作。县委副书记王林说:“我们实行旧房按高限评估作价,新楼按成本安置,这样每户平均只需3万元左右就可入住新楼。 ”他介绍,全县首批计划安置1.17万户群众,需要资金18亿元。 8100亩的土地增减挂钩指标上级补贴10.5亿元,还有7.5亿元的缺口,完全由政府筹措。一处4间砖木结构的平房,他们按政策高限评估可达6.8万元。有了这笔钱,农民购新楼心里有了底。陵城镇五李社区的李功林,家里有两处平房,分别作价8.8万元、2.8万元。他要了45平方米和85平方米的两套新楼,均价850元/平方米,基本上不用再加钱就能住上楼。在五李社区,户型设计、面积大小,都是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决定的,45平方米的一室一厅就是那些“老两口”和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户需求的。五个户型,都是为农民“量身定制”。今年五李社区建设二期工程 576户,定金交纳率达到98.4%。
为解决好群众“住不起楼”的问题,该县不再把旧村复垦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户,而是作为村集体资产。这部分资产的收益,每年拿来对群众住楼费用给予补贴,最大限度减少群众住楼负担。陵城镇五李社区王芽村已复垦土地200亩,将以每亩1000元发包,村集体年可创收20万元,这部分资金,能够全部承担群众住楼水电暖等费用。神头镇纪庄社区年底前可复垦350亩土地,将建立良种培育基地,集体年收入70多万元。
两区同建的成功效应,让陵县农民放下了思想包袱,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据介绍,陵县计划明年再启动12个社区建设,涉及114个村、16338户、59184口人。到2013年底,将再有万户农民搬上新楼。 “通过两区同建,我们要让群众住上好房子、农民过上好日子、农村建起好班子。 ”陵县县委书记马俊昀如是说。
新闻推荐
水利兴则百业兴。陵县把发展民生水利作为水利建设的重头戏来抓,通过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建立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