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宁 今日泗水 今日汶上 今日嘉祥 今日金乡 今日鱼台 今日微山 今日邹城 今日曲阜 今日梁山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今日济宁 > 正文

日久他乡即故乡

来源:济宁晚报 2021-02-02 08:21   https://www.yybnet.net/

孙小陆

冬季里在城的四周走走,有一种风景一次次进入眼目,那就是芦苇。

一丛丛,一片片的被种植在湖泽、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的芦苇,顶着毛茸茸的芦花,亭亭直立在瑟瑟寒风中。在花叶飞尽、大地沉寂的隆冬时节,着实为景地增加了一抹亮点。

芦苇,对于我现在所生活的地方——济宁,并不难寻。因为济宁,是名副其实的水城。从城内到城外,河道纵横,池湖密布。西边的大运河,东边的洸府河,南边的太白湖,穿城而过的古运河,再加上新近增加的多个湿地,更是给芦苇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芦苇种植的历史悠远,范围广泛,但我认识它却是在自己长大以后。家里住的老房子是用石头垒就的,房顶上有房梁,檩条,另外就是苇领。很小的时候冬天早上怕冷不起床,懒在床上没有看的,就看着房顶玩,看着苇领上没有清掉的芦花,有大有小,多多少少。那时候不知道是芦花,就天天想它们怎样长成的,又是从哪里来,看着它们的形状产生各种幻想,这也应该算是自己编织的最早的童话故事了。

长大后有一次春天和朋友在水边玩,那时候芦苇刚冒出,我不知道是芦苇,只记得一个湖边长大的同学说过苲草丸子特好吃,当时心心眼眼就想着苲草丸子,顺手指着刚冒出芦苇说,这是苲草吧?听到这,同伴好一阵大笑说,你没说是小麦就好。瞬时弄了我一个大大的红脸。

转眼在济宁这座城市已生活了三十多年,唐代司空曙的“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的画面亦是常景;“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景象更是外出游览时,每每飞入手机的镜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新闻推荐

兖州站为打工者免费退车票 服务到位!助您就地过暖年

本报记者王仰浩通讯员陈静武文文王先生竖起了大拇指1月28日,当王先生从兖州站售票值班员尹莹手里接过1300多元的退票款激...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日久他乡即故乡)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