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王碧辉孙雪莲)近日,患者任先生因带状疱疹后遗症产生的剧烈疼痛来到济宁市中医院就诊,经针刺治疗后,目前已基本无痛感,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据了解,任先生因免疫力急速下降引发了带状疱疹。出现了右侧胸部烧灼样疼痛,右腋下、右上肢内侧、右后背部刀割样撕裂痛,间断性窜痛,疼痛剧烈,发作频繁,一天最多时发作9次之多,每次持续6—7分钟,痛不欲生,严重影响睡眠。济宁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于春军全面了解病情后予以针刺治疗,取穴以局部取穴、循经取穴与经验穴相结合为主,诸穴采用泻法。
任先生回忆到,针刺5天后,疼痛缓解,一天只发作2次,每次持续2—3分钟。针刺10天后,疼痛明显减轻,仅皮损处刺痛、触痛,可忍受。针刺半个月后右后背部疼痛消失,右侧胸部、右腋下、右上肢内侧皮肤刺痛明显减轻,仅右腋前线处疼痛稍明显。针刺1月后诸痛基本消失,效果良好。
据于春军介绍,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高发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显著上升。当多种诱因(如劳累、外伤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后,潜伏在神经系统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激活,生长繁殖并侵犯破坏神经节,从而引发出身体一侧沿神经分布的红斑、丘疹、水疱,呈带状排列,并伴有剧烈疼痛的典型症状,严重时可能并发周围性面瘫、听力障碍及疱疹性脑膜炎等。带状疱疹的病程多为2至3周,但其后遗症之一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痛觉过敏却非常顽固,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症中医治疗具有明显疗效,而针灸手段更具特色,辩证施用体针,耳针,梅花针,灸法,刺络拔罐等治疗可促进神经修复、减轻神经痛症状,明显缩短病程。”谈到预防带状疱疹,于春军指出,患者应该从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入手,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工作性质、不同的身体素质,找到适合于自己的锻炼方式。适度的运动锻炼,注意合理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方能增强自身的体质。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昭晖本报通讯员周静汪天娇2013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举办的一场校园招聘会上,一位三十出头的济宁籍博士吸引...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