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11月13日讯(记者王粲)今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市工商联所属商会建设与管理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全市工商联系统所属商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在服务济宁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宣传推介、扶贫济困、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济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介绍,济宁市工商联又称济宁市总商会,所属商会共计33家,其中茶叶商会、食品商会等行业商会23家,济宁市浙江商会、济宁市江西商会等异地商会10家。其余11个县(市、区)工商联所属各类商会165个,涉及文化、食品、商贸、物流等行业。目前,大多数商会都具有独立办公场所和专职工作人员,能够保持活动开展经常化、制度化,互动当好参谋助手,在组织活动、人员培训、解决会员难题、从事公益事业、维护会员权益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商会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抱团发展做大做强,规范自律防范风险,不断加强对外联络,制定了《济宁市工商联“四好”商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四好”商会建设,打造了“济宁商会之家”品牌,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进一步提升了商会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特别是今年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工商联系统共有150多家商会、700多家会员捐助现金和物资,价值达8000余万元。
市工商联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商会领导班子建设和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管理队伍,促进商会的规范运行,并创新服务、培训和维权平台载体,加快推进“网上工商联”建设,不断加强所属商会党建工作,提升工作整体效能,使商会组织覆盖民营经济发展各个行业和领域。
新闻推荐
探索中辟出国际合作新路径 兖州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园打造开放新高地
本报记者刘传伏本报通讯员张美荣李海波一台台施工机械来回穿梭,一架架塔吊紧张忙碌……投资15亿元的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