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慧迪通讯员王皎
济宁市计划生育协会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落实“六项重点任务”,改革转型,用心履职尽责,立足解决群众“生不出、生不好、托育难”等社会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模式,以家庭健康促进行动载体,不断深化优生优育指导工作,助推新时代计划生育协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促进家庭和谐幸福、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夯实工作基础。
优化顶层设计
建立健全优生优育指导工作体系
市计划生育协会围绕全市目前在优生优育宣传、孕产妇健康、婴幼儿照护、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工作现状及问题,组织专项工作调研。联合市卫健部门、妇幼机构开展结对共建,在优生优育指导促进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协会连续五年研究制定《济宁市优生优育进万家活动实施方案》,不断在宣传倡导、知识讲座、咨询服务等内容方面明确新规划、新部署、新要求。明确优生优育阵地在建设、功能设置、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标准,实现优生优育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化、管理科学化。
强服务促转型
倾力打造优生优育优质服务品牌
为培育精品阵地打通服务育龄群众“最后一公里”,精心打造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市计划生育协会立足本地实际,依托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幼儿托育和早教服务机构,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打造高标准、专业化、社会化的优生优育指导服务阵地。已建成包含健康咨询、培训指导、母乳喂养、日间照护、图书阅览等功能齐全的市级优生优育指导中心10处,基本辐射各县市区主城区;已为2.3万名育龄群众和1.7万户计生家庭,提供全方位、多功能、一体化优生优育服务,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和成长技能训练。
协会整合优质专家团队走进育龄家庭“心贴心指导”,建立“市、县、乡”三级优生优育指导专家团队巡讲制度。济宁市计划生育协会同卫健部门,充分发挥医疗卫生和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优势,及时整合一批专业学科带头人充实专家库,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生殖健康咨询、优孕优生优育指导、0至3岁婴幼儿照护、孕婴照护技能培训等,满足群众优生优育需求,助力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全市各级专家团队平均每年开展各类活动约4100场,走遍济宁所有县市区,将优生优育的理念宣传至每一个村居、社区,14万余名群众、备孕妇女、准妈妈、新妈妈切身感受优生优育专家的指导,切实提升了育龄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重成效创亮点
优生优育优教知识“飞”入万家
全市各级计划生育协会在定期开展巡讲的基础上,结合妇女节、青年节、母亲节等节庆日,抓住免费孕前优生检查、产前检测、两癌筛查等时机,通过发放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折页、张贴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图册、设置优生优育知识咨询台等多种形式,利用微信平台、新闻媒体、宣传栏等载体,对优生优育知识进行大力宣传讲解,引导群众树立优生优育意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为“优生优育进万家”活动稳步推进,全力为育龄群众提供便捷、科学的优生优育指导服务,济宁市计划生育协会积极开展“优生优育知识进万家”巡讲活动,市、县、乡三级计生协会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到社区、村居,向育龄群众巡回开展以公益讲座为主、义诊咨询为辅形式多样的优生优育指导活动,普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遗传病筛查、孕产期保健、婴幼儿早教等优生优育知识。各级计生协切实加强与医疗卫生、妇幼保健、亲子早教机构的协作配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平台,大力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引导群众树立优生优育意识。
济宁市计划生育协会依托组织网络优势,切实打造优生优育指导优质工作品牌,全面推进优生优育进万家活动,不断增强计生协会的影响力和群众的认可度,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广大家庭和谐幸福、推进健康中国、健康山东、健康济宁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新闻推荐
金融辅导员制度是省委省政府优化金融服务、助推企业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具体举措。农行济宁分行落实金融辅导员制...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