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琵琶山中心小学陈迎春
英语教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教师们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学习并领悟先进的教育理念,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转变教育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转变教育观念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有着具体的内涵。广大教师不仅要接受新的教育观念,还需要进一步地感悟,把它转化为教学行为。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看,应包括以下几点:学生学习的性质应由接受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传统教育中知识的学习是教育追求的目的,而在创新教育中知识由目的因素变为过程因素或手段因素,知识不再是教育追求的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科技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在教法上,不仅要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为出发点,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创新教育的保证。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到课堂上就是要创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经常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同时,应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学习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应引导学生正视不足,由错误走向正确,从而不断进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爱、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和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飞思维和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学习。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动力。教学过程既是认知过程,又是情感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课程理念。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为其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要加强课堂讨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疑布阵,激发求知欲,是创新教育的良好方法。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决定什么样的思考和行为。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本人认为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1.能根据读音规则拼读、拼写单词和朗读课文。2.能回答教师根据课文提出的问题。3.能独立完成预习和复习的作业。4.能独立运用视听手段听懂英语课文并操练英语。5.能阅读与所学课文水平相当的课外读物。6.善于归纳总结,学以致用。只有充分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学生才能唤起潜在的创造智能,为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时代赋予每个教师的重任,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的需要,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通力合作,献计献策。
新闻推荐
众多车企正悄然布局换电模式。7月27日,北汽集团与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在换电领域进行深度合作;7月28日...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