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交流产业科技创新,商讨合作发展大计。昨天召开的2020年济宁市产学研合作暨院士专家恳谈会,群贤毕至,名家云集,众多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为进一步推动济宁市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济宁市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建言献策、集智聚力。恳谈会集中签约的24个项目,涉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这是济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一次盛举,必将对济宁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产生重要推动作用,为助力济宁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院士专家积极推动科研院所与济宁合作,引导更多人才向济宁汇聚,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济宁转化,建设了一批院士工作站,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落地了一批技术创新项目,为济宁产业创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济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当前,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引领,比任何时候都更依靠人才驱动。我们一定要以恳谈会为契机,持之以恒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激发济宁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院士专家理论深厚、视野开阔、成果丰硕,利用丰富的经验为济宁发展把脉定向,提出宝贵意见。我们要充分发挥院士集聚效应,把院士的智慧成果珍惜好、利用好、转化好,开展好深层次合作。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恳谈会为起点,切实抓好签约项目的落地建设,拿出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政策,深化与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承接好研究成果的转化孵化,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让更多的院士专家把目光聚焦在济宁,把力量投放在济宁,把成果转化在济宁,把科技创新的魅力化为济宁发展的生动实践,济宁必将焕发出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和巨大活力。
新闻推荐
日前,记者从济宁市新基建指挥部召开的“破解5G建设难题专项推进视频会议”上了解到,为破解5G建设难题,今年以来,济宁市17个部...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