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宁 今日泗水 今日汶上 今日嘉祥 今日金乡 今日鱼台 今日微山 今日邹城 今日曲阜 今日梁山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今日济宁 > 正文

2020央视春晚中的济宁元素 本报记者 刘帝恩

来源:济宁日报 2020-05-16 07:33   https://www.yybnet.net/

无论是观看地区还是观看人数,今年的春晚均刷新了跨媒体传播纪录。四个多小时的节目中,城市人物、风韵也有直接或间接的体现。2020春晚,济宁元素出现在了多个节目中,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曲刘欢和小歌手郑楚馨共同演唱的《带着地球去流浪》,深邃而悠远,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作为电影《流浪地球》的主题曲,这首歌唱出了无尽的眷恋与思念。

《流浪地球》可谓去年最为成功的华语电影,也是华语科幻电影的一座里程碑。电影自2019年2月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以来,累计上映90天,最终中国内地累计票房为46.55亿人民币,全球累计票房为6.998亿美元。

对于这部电影,原著作者刘慈欣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这部电影似乎不应该现在出现,可能应该出现在几年以后、十几年以后,中国的科幻片相对成熟的时候,它现在出现确实让人很意外,超乎预期了”。刘慈欣甚至表示,《流浪地球》开辟了中国科幻大片的“元年”。

对这部电影,主流媒体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人民日报》评论“《流浪地球》中体现的中国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电影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

《光明日报》评论“影片从精神层面来说,在电影宏大的故事设定、突破天际的想象和荡气回肠的叙事下,观众能看到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行为逻辑。顾全大局舍弃个人利益,还是执着的亲情纽带、向死而生的勇气;无论是对家园故土的眷恋和珍视,愚公移山一般的执着,还是影片中因为缺乏交流沟通而疏离的父子关系,都有很多现实中的投影。从物质层面来说,一些道具细节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国观众看到时就会觉得无比亲切,达到极大的审美契合。长久以来,中国的很多电影用带有中国特色的IP和故事情节来体现非本土的价值观,从而使电影整体呈现出违和的感觉。《流浪地球》在这一点上处理得很巧妙,使观众在科幻场景中看到的依旧是纯而又纯的中国人,体会到的依旧是中国人的处事原则和道德标准”。

主流媒体的好评点赞,无疑让这部电影有了更为突出的文化意义。而拍出如此佳作的,就是如今声名鹊起的济宁籍导演郭帆。

郭帆1980年12月15日出生于济宁市,1983年就读于济宁市机关幼儿园,1987年就读于济宁市实验小学,1994年就读于济宁市第十三中学,1996年就读于济宁市第一中学。郭帆是土生土长的济宁人,成为电影导演后的他也积极回馈济宁,在电影中植入了许多济宁元素,如他导演的电影《同桌的你》中出现的济宁市实验小学1992届五五班毕业照,以及《流浪地球》中的济宁N3派出所等。

《带着地球去流浪》在春晚舞台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市民热议。伴随着去年《流浪地球》电影的走红和各媒体的循环播放,这首歌曲已到了让人耳熟能详的程度。不少中青年群体为同坐在电视机前的父母介绍和解读,说起电影导演和济宁的联系都颇为自豪。

“郭帆是我的一中校友和学长。”“我上学那会儿还见过郭帆本人。”大家的言语当中,透露出的不仅是对电影和主题曲的喜欢,也是对春晚选择科幻题材,对济宁文化认可的欣喜与骄傲。

“今天,还不知道啊,你和思念哪个更远。明天,更不知道啊,我们要带着家园飞向谁边”。刘欢的嗓音和飘渺的音符远远地传来,脑海中就不由浮现《流浪地球》电影中的济宁N3派出所和济宁中转站等画面,就感受到了郭帆在电影中表达的植根济宁的家国情怀和对故乡的亲切挂念。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熟悉的歌词,熟悉的旋律,90岁高龄歌唱家郭兰英再次登上春晚舞台演唱《我的祖国》,让很多观众瞬间泪目。《我的祖国》是所有中国人最为熟知的歌曲之一,唱出了对祖国最真挚的爱和感情。这首歌的词作者,是济宁人、词坛泰斗乔羽。

《我的祖国》是1956年电影《上甘岭》的插曲。当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完《上甘岭》后,导演沙蒙找到乔羽为主题曲作词,乔羽接到邀请当夜,便登车由南昌赶往上海,由上影厂厂长袁文殊安排车次赶到长春。乔羽和沙蒙会面后,沙蒙便把情况告诉了乔羽。

原来,《上甘岭》影片已经拍完,样片也剪出来了。只留下安排插曲的那几分钟戏,准备等歌出来后补拍。由于剧组每天花销巨大,沙蒙便要乔羽快速创作,并要求这首歌能够经久不衰。后来,被大家广为熟知的歌词顺利写了出来。

乔羽老人幼时的家,在东门里的财神阁街。童年和少年时代,济宁老运河给乔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是乔羽对祖国和家乡情感的真实写照。

2009年5月30日,乔老曾对着摄像机镜头,用一口纯正的济宁乡音谈起儿时大运河济宁段的生活场景:“我的家离大运河只有几十米。那时候,大运河上的来往船只特别多,非常壮观,有运煤的、运粮的……船过闸的时候,船沿与河岸船闸两边离得特别近,照样能顺利通过,那时候船工的技术很高。晚上的时候,大运河上就比较静,我们经常去放荷灯,就是自己制作成荷花式样的灯,能够飘在水上,特别漂亮。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去放荷灯,那时候是特别的多,据说荷灯是用来追忆亡灵的。所以我小时候的大运河白天很壮观,晚上很静谧、神秘”。歌词中“好山好水好地方”写出了文化之韵和家乡的柔美胜景,让听众无不为之所动。如果没有运河岸边的成长经历,很难写出如此美妙的歌词。

今年春晚,另一首广为人知且经久不衰的歌曲,也出自乔羽之手,那就是《难忘今宵》。

1984年,春晚总导演黄一鹤觉得缺少一首与整台节目相配合的歌曲,于是找到了词作家乔羽,希望他能为猪年春晚的结尾曲写一首歌词,内容要有家人团聚,祖国大团圆,亲人间的骨肉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当时黄一鹤希望乔羽能够马上写出来,在一番商量后,决定第二天来取。第二天,黄一鹤拿到歌词一看,简直是出乎他的意料,比他之前想像的还要好。歌词完成后,黄一鹤找来了作曲家王酩谱曲,与李谷一把这首歌录了下来。

《难忘今宵》做为春晚的主题曲一直延续至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如果说春晚所有的节目是四菜一汤,《难忘今宵》就是最后暖胃的汤品,它见证着央视春晚三十多年的历史。对观众来说,春晚结束曲《难忘今宵》不仅仅是一首歌,都代表着难忘的一年和所有过去,都代表着新一年和美好的未来。济宁元素和济宁的文化风韵,也伴着乔羽的作词,一年又一年地连接起全国与海外的观众。

新闻推荐

一窗受理改革以来 群众办事少跑6次以上

目前,太白湖新区审批事项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至少75%,平均办理时限由9.3天缩短至4.6天。全区行政许可事项、依申请公共...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2020央视春晚中的济宁元素 本报记者 刘帝恩)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