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柳 通讯员 王家琦
近日,记者走进兖州区小孟镇东桑村鸿运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14栋挂袋木耳大棚排列整齐,大棚内黑木耳长势喜人。据悉,每个木耳大棚面积为400平方米,可垂直悬挂2万个菌棒。这种立体栽培方式不仅能增产保质,而且采摘方便。每年春秋两季均可实现木耳提前上市,提高了经济效益,每袋毛利均能保证在1元以上,年总利润可达40万元。
去年,小孟镇东桑村依托小孟镇市级乡村振兴工作站优质平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模式,与济宁振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股份制合作,创办了鸿运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采取“村集体投资引导、合作社运营生产、收益按股分红”的运营模式,逐步形成了集木耳种植、禽类养殖、休闲垂钓为一体的林下经济体系,还成功申请市财政扶持的集体经济试点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提供近20个就业岗位,成功实现集体增收与村民致富同频共振。
在合作社园区东侧还栽种了美国红枫800余棵,采用“林-禽”模式,在林下饲养孔雀、鸭、鹅等高价值禽类,采取低密度养殖,每年可出栏4批次,每批500余只,单批综合利润6000余元,进一步降低了发展成本,提高了整体竞争合力。
为丰富经营结构,促进产业化经营,该合作社充分利用4000平方米的池塘开展垂钓经营,投放了鲤鱼、草鱼、花鲢等鱼苗3000余尾,去年综合利润达12000余元。同时,鱼塘产生的废水可引入苗木区用于灌溉,并为亲水禽类提供栖息环境,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生态循环发展,有效促进农业合作经营附加值不断提升。
“开展合作经营伊始,我们就与村集体商议形成了三年发展计划,目前2019年计划已如期实现,2020年度我们将增加至少20个大棚,引进反季节豆角种植,形成干豆角产品,并注册自己的商标,进一步提质扩面,形成产业集群;到2021年,形成不少于100个大棚的种植规模,建成菌包生产车间,引进礼品盒包装工艺,实现全产业链覆盖,提供更多务工岗位,争取让更多人享有乡村振兴发展成果。”合作社负责人、济宁市乡村振兴合伙人江振说。
新闻推荐
为确保主城区内环高架及连接线项目任城大道段施工期间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济宁公...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