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李锋侯莉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根据中央文明办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精神文明教育活动,成为引导广大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
当前,济宁市正处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不放松的背景下,全市城乡广泛开展“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文明实践活动。结合这些活动,将文明创建长期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推动文明行为常态化、具象化、体系化,加快全民文明素质的新提升。
结合疫情防控,普及全民健康理念。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也说明了人民需求层次的提高。应该加大全民健康宣传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各界加入到宣传行动中来,持续开展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帮助群众提高自我主动健康意识。通过多样的、市民易懂的方式和途径,运用多种媒体媒介,有针对性加大传染病防控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卫生健康基本常识,全面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深入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引导广大群众增强体育健身意识。
结合疫情防控,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好爱国卫生月活动,对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同时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和及时清运,倡导养成垃圾分类新风尚。2019年底济宁市制定了《济宁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源头分类、统一投放、集中回收”的原则,将分批次、分区域逐步建立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的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在前期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基础上,市直各部门单位、各高等院校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各县(市、区)普遍开展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今年,市直各部门单位、各高等院校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各县(市、区)公共机构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升社会文明水平。
结合疫情防控,促进文明行为养成。通过针对性开展“小手拉大手”“礼让斑马线”等专项活动,引导人们破除交通秩序、旅游出行、生活消费、公共服务等方面陋习,自觉遵守文明规范,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尚。引导修订完善文明公约、村民公约,认真落实《济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制约各类不文明行为。
文明城市创建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市民,因此需要市民群众养成文明习惯,需要人人发自内心讲文明、重礼仪、守公德,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以文明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营造全社会讲文明的氛围。
结合疫情防控,引导推广公筷公勺。疫情发生,全国出现了多起因聚餐导致的聚集性感染,倡议使用公筷公勺,对防止病从口入、共建餐桌文明有着重要意义。要制定地方标准,推广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公勺公筷双筷制”,摒弃“一双筷子吃全桌”陋习。以防控疫情为契机,全国多地通过推广分餐制等卫生餐饮方式,推动良好的饮食卫生时尚的形成。使用公筷公勺,不仅事关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反映出一个人的文明素质高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结合疫情防控,关注群众心理健康。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开始日益关注精神方面的需求,心理健康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要推进落实《济宁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加强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探索发展“互联网+心理”服务模式,增加心理健康服务有效供给。密切关注老年人、青少年、孕产妇等不同人群的情绪状态,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增强居民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居民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树立科学健康生活方式。
结合疫情防控,扎实推进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工作是深化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内容,是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广泛开展家庭家教家风主题教育活动,深化文明家庭创建,将邻里互助、孝老爱亲融入家风涵养,把改陋习、树新风融入乡风民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济宁市通过“云祭扫+代祭扫”,开启了清明祭扫新模式,引导群众网络祭扫,从而减少了人员流动和聚集。
疫情终将过去,而文明则需要长久守护。文明不仅是阻断病毒传播的防线,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文明创建我们永远在路上。
新闻推荐
日前,太白湖新区组织了“疫情考验下的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之道”培训班(第一场),区属相关部门共计20余名领导干部参加培训。此次...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