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李辉吕怡雪
疫情就是命令。2020年1月28日6时许,回济南过年的济宁热电厂党委书记姜海东接到疫情防控紧急通知,他匆匆告别家人,连夜驱车赶往济宁,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直至今日,仍坚守在岗位没有回家。
扛责在肩。1月29日9时,姜海东紧急召开疫情一级响应启动会议,组织成立防疫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启动防疫保电预案。他先后召开16次专题会议,下发防控保电文件10个,布置、摸排、部署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随着疫情的发展,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一度紧缺,他多方联系,先后协调采购口罩2万个,消毒液100箱,测温枪20支,防护服50套,确保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到位。
率先垂范。姜海东带头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多次深入一线班组、黄屯光伏、35万项目工地向广大职工传达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解读防控措施,科学宣传健康防疫知识。他坚守一线,稳定职工情绪,发动职工积极配合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带领职工为抗击疫情捐款9.23万元。2月12日,疫情蔓延,多个小区限制出入、实行封闭管理,部分职工上班受阻,闻令而动,腾挪值班宿舍,第一时间解决了驻厂人员饮食、休息、防护问题,全力确保机组运行人员健康安全,为稳定发电供暖提供保障。
烈火炼金。35万热电项目是该厂在建工程、生命工程,项目于2018年12月18日开工建设,计划2020年12月建成投产,2019年底该项目210米烟囱外筒顺利、安全封顶,1号锅炉第五层钢架吊装完成。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项目节后开工建设陷入困境。姜海东包保35万项目工地,他按照当地政府“八个必须、五个到位、四个坚持”的复工原则,严格履行复工管理程序,积极制定复工方案,主动与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单位协调沟通,逐步推进项目复工各项工作。把牢“入口关”,对外省返岗208人,开展行程摸排、测温登记、健康体检、隔离观察,形成一人一档。姜海东始终与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保持信息畅通和密切联系,同时每天主动与地方政府沟通,第一时间向地方政府提交复工申请,主动邀请地方主管部门到现场指导复工准备工作,按照检查指导意见逐步完善复工申请材料,功夫不负有心人,2月13日,35万热电项目通过济宁高新区防疫指挥部、住建局等各方开展的复工验收检查,作为济宁市高新区首批复工项目率先实现复工,为山东省重点工程项目复工做出了突出贡献。截止目前,济宁热电厂四个主体单位疫情防控组织措施到位、力度持续不减,职工身体健康,全面复工复产,防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柳通讯员史丹为充分发挥湿地乡镇、湿地村居和小微湿地在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工作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助力国际湿地城...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