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刚刚释放5天、流窜到济宁拎包犯罪的辽宁籍嫌疑人王某,在案发后仅1个小时,即被市中公安分局猎鹰行动队员和警保联控队员联手抓获,追回被盗现金2万余元。而这正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市中公安分局推行警保联控、猎鹰行动队、路长制“三项工作机制”所取得的战果之一。
一警多能、多警联动,
实现1+1+1>3
今年以来,市中公安分局聚焦街面治安治理和道路交通管理,坚持向整合资源要警力,打破警种之间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局限,创新推行了以“路长制”为基础、以“猎鹰行动队”为尖刀、以“警保联控”为延伸的“一警多能、多警联动、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机制。发挥特巡警装备精良、机动灵活、反应迅速的特点,组建300人的“猎鹰行动队”,每天采取轻、重装武装巡逻车组巡、摩托车巡、徒步巡和视频巡等方式,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有警接警、无警巡逻。路长制坚持以“既管交通、又管治安”为原则,打破警种之间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局限,形成以交警为主体,派出所、猎鹰行动队为补充的道路交通治理体系。警保队员则承担“六大员”的职责任务,即“矛盾纠纷调解员、社会治安协管员、社情民意信息员、道路交通安全员、法律政策宣传员、公安民警助理员”。同时,确立了“四个中心”和“四个防控圈”的建设规划,即以市委、市政府为中心的重点安保圈,以万达、运河城为中心的商业经济圈,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宁第一人民医院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圈,以豪德物流、美恒汽贸为中心的城郊防控圈。“以圈围格”覆盖警保联控队伍,“以路为线”连通猎鹰行动队和路长,使三项工作机制相互衔接、互为补充,搭建起“三合一”运行模式,实现了1+1+1>3目的。
守土履责、外跨一步,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激发社会参与热情、构建共建体系,是“三项工作机制”的精髓内涵。为发动社会各界参与警保联控,市中公安分局主动上门,讲清企业及周边“小安全”促进社会“大安全”的双赢道理,引导社会各界从内心支持“警保联控”,形成了“公安机关主导、企业部门自愿参与”的良好局面。万达广场、济宁第一人民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运河商业城等单位主动加入,保安物业、网格员全员参与。警保队员在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的同时,坚持“守土履责”和“外跨一步”相结合,参与到周边治安、交通等社会治理和服务。同时,市中公安分局将“三项工作机制”与大庆安保、创建文明城市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相互衔接,各级路长、警保队员、猎鹰行动队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形成了“联勤联控联防、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截至目前,市中公安分局依托治安防控重点,建设警保联控工作站14处,融合保安物业、社区网格员、出租车司机等治安积极分子3200人,建立微信工作群179个。
机制保障,规范运作,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长效发展、服务实战,是“三项工作机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市中公安分局边干边建,不断跟进完善常态长效的运行及保障机制。实行“统一标识装备、统一调度指挥、统一专业培训”,为各级路长、警保队员、猎鹰行动队订做了3600套专用标识和服装,配备了850部对讲通讯设施及应急装备,依托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建立了扁平可视的指挥调度。积极开展“上岗初训、小班轮训、实战导训”,分类分期培训18期,参训人员2400人次,确保了“路长、警保队员、猎鹰行动队”形象规范、就近处警、先期处置、联防到位。构建科学严谨的督导奖惩机制,采取试警抽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常态化督导。7月以来,市中公安分局猎鹰行动队、警保队员、各级路长共处理警情478起,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30名,侦破案件345起,辖区发案量同比下降8.3%。
(通讯员段英辉)
新闻推荐
任城路-王母阁路升级改造及综合管廊项目(太白楼路-米场街路段)竣工验收 雨污分流全实现 道路绿化是亮点
近日,市住建局组织市城管局、市交警支队、市质监站及项目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组成验收组,对任城路-王母阁路...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