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茜茜
炎炎夏日也难以阻挡人们对运动的热爱,这不,在太白湖体育中心综合场馆里,一个个身着鲜红运动服的运动员在场地里忙碌地穿梭,排球、篮球、保龄球……一派热闹场面。日前, 由市残联主办、任城区残联承办的济宁市庆祝第十三次全国特奥日活动在此举行,来自任城区的200余名智障儿童及家长、志愿者们踊跃参加。
孩子变开朗:体会运动带来的乐趣,热情高涨
在“保龄球”队伍里,一位有着甜美笑容、梳着马尾辫的女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一位患有多重残疾的19岁姑娘。只见她卖力地伸胳膊、下蹲,神情专注。“预备,起!”裁判员一声令下,她奋力地用手一挥,蹦蹦蹦,几个矿泉水瓶应声倒下。“好样的!彤彤,这局你的分数最高。”听到裁判员的夸奖,她害羞地笑了。
“孩子很喜欢运动,也很开朗,从特教学校毕业后,我们加入了蜗牛之家,现在孩子有了更多的伙伴,我也认识了更多的姐妹。”彤彤的妈妈王女士告诉记者,彤彤小时候比较内向,自己也很少与人沟通,有时在路上见了熟人也是低头走过。现在,她和女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次特奥日活动由文体表演和融合活动组成。济宁蜗牛之家爱之翼妈妈艺术团表演了舞蹈《我和我的祖国》和健身操《快乐宝贝》,鸣堂音乐义工团表演了集体非洲鼓。趣味活动安排了50米往返跑、萝卜蹲、气排球、抢椅子、夹乒乓球、投掷保龄球、拔河7个趣味性项目。孩子们热情高涨,家长和志愿者积极配合,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了体育运动带来的无限欢乐。
家长也受益:借助活动敞开心扉,重拾自信
今年3月份,济宁蜗牛之家爱之翼妈妈艺术团成立,该团将市区智力残疾孩子的妈妈们聚在了一起,王女士便是其中之一。“一开始总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来到艺术团里发现身边有那么多一样的姐妹,大家相互鼓励,敞开心扉。”王女士说,艺术团里共有20余位妈妈,平均年龄45岁,每周三到周五,大家就聚在一起学习跳舞。此次活动,她们就参演了舞蹈《我和我的祖国》和健身操《快乐宝贝》。“以后再有这样的活动,我们还积极参加,智力残疾的孩子能有属于自己的运动会,我们家长也感到骄傲。”王女士说。
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任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杨绮霞告诉记者,为响应中智协的号召,2016年以来,市智残协会积极开展“牵着蜗牛去散步”系列公益活动。在社会志愿者和广大亲友们的积极参与中,越来越多的智力残疾孩子融入社会,开启他们的快乐生活。
据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举办特奥日活动,是帮助智力残疾人康复健身、融入社区、迈向社会的重要途径。市城市建设投融资管理中心、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为参加活动的智障儿童给予爱心捐赠,越河同心义工协会、蜗牛之家、鸣堂音乐、义工五团、六团等志愿者团队全程提供服务,使参与活动的智障儿童和家长们真切感受到关爱,进一步增强了融入社会的信心和勇气。
新闻推荐
产业优势怎样形成合力,大咖路演开良方 建议把高端生产线落户在经开区
本报记者宋娜通讯员尹丽娜“最让我感到的惊讶的是,经开区修建了规模较大的标准化厂房,解决了生产端的一大难题,这往往是其他...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