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城市管理局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基本遵循,用“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管理城市,结合新型城管建设,深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行动 “人民城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倡导“721”工作法,切实做到规范化执法、精细化管理、亲情化服务。2018年,市民群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达到95.8%,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投诉率下降了90%,反映问题及时办结率达到100%。
树牢“人民城管、服务人民”理念,健全完善为民服务制度体系
牢固树立“人民城管、服务人民”理念,倡导城市管理“721”工作法,让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全力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建成区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100%。一城五区开展错峰保洁和夜间大洗城活动,冲洗、喷雾、洒水量累计达13.5万吨,全面消除路面灰尘污渍。严格落实市政工地施工现场取围挡、覆盖、洒水降尘等8个100%管理要求,防范道路施工扬尘。完善便民设施,城区新安装公厕指示牌815个,解决了“小公厕、大民生”问题。在井盖治理、“四小”公园绿地建设、路名牌、遮阳棚、便民坐凳等工作中,坚持五区联动、县市跟进,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群众对城市家的感受和认同。
开展系列为民服务活动,打造和谐优美城市环境
围绕中心服务全市发展大局。2019年确定三重工作共30项,对每项重点工作都实行项目化、责任化、清单化管理,一个项目、一套专班、一本清单、一抓到底。5月底城区15处积水点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凤凰台植物公园、儿童公园建设进展顺利,将按期开园。持续宣传城市管理相关法规条例,在全社会营造了共管、共建、共享、共同缔造美好城市的良好氛围。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力度。环卫保洁方面,运用“互联网+环卫”,精心绣制环卫保洁一张图,实施道路保洁标准化分级管理、“垃圾不落地”、“以克论净”和深度保洁示范路创建,道路洗扫车、冲洗车、雾炮抑尘车等6种车辆与人工清扫相结合的“6+1”作业模式被中国城市环卫协会评为“银质奖”,市级3条道路、区级16条道路获评全省深度保洁示范路。市容整治方面,落实6+X、网格化和路长制,市容管理逐步实现常态长效;加强规划监察执法和拆违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再次排查存量违建127处,4.66万平方米,目前已全部处置完毕;查处新增违法建设109处,1.72万平方米,均全面拆除。渣土管理实行特许经营,对所有渣土车辆实现了实时、动态监控管理;非机动车治理逐步规范,基本实现停放管理“物防、技防、人防”三防合一。
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实绩突出”干部职工队伍
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切实发挥好党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力和带动力,积极探索建立“党务+业务+服务”工作模式,把党的各级组织建立在一线各基层单位,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分层搞好党员学习教育;开展“建设过硬党支部”、“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标准化建设”、 “重温《共产党宣言》,坚定信仰信念”、“学习先进典型、争当先锋党员”、“扫黑除恶、争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对党员的初心教育和党性教育。
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纪律建设。立足从严正风肃纪,实行“三项制度”,“传帮带‘双四一’”工作机制、“一案双报告”机制和法纪监督员制度。按照“十对照、十查摆”要求,持续深入推进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按照“十个建设、十个提升”要求,深化“强、转、树”行动,打造战斗力极强的刚班子,建设敢于担当碰硬的铁队伍。
(张震)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市残联扎实做好残疾人扶贫、康复、教育、就业、文体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让全市残疾...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