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宁 今日泗水 今日汶上 今日嘉祥 今日金乡 今日鱼台 今日微山 今日邹城 今日曲阜 今日梁山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今日济宁 > 正文

从补丁服到新式样 从灰绿色到颜色各异 变的是衣装 不变的是情怀

来源:济宁晚报 2019-07-09 10:1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刘帝恩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的思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深刻碰撞。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壮大中,在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中,百姓的生活逐渐和世界接轨。作为“衣食住行”之首的服装,也经历了多次大变革。百姓从物质匮乏年代无法满足审美情趣,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再到摸索出自己独有的风格,进而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服装设计体系,变化与变迁的,远不止服装。可以说,服装是思想碰撞的外在体现,服装的变化,是社会成长进步开放包容最直观的生动画面。

上世纪50年代:

拥有一件毛料中山装,如同一件好西装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百姓对于服装的要求,也仅限于耐用实用。“我们兄弟6个,冬天衣服都不够用的。”一位老人说,上世纪50年代,首先解决的是“有得穿”,而不是衣服审美问题。当时衣服几乎都要穿到打补丁,带有补丁的衣服,是朴素务实的象征,备受百姓推崇。

当时,在城区和经济条件偏好的农村家庭中,蓝、灰、黑色为主的中山装最为流行。计划经济时代,布料也是定量供应,解放前的长袍因为较为消耗布料,逐渐被短款中山装所替代。这种服装款式,在当时是最时髦的服饰。拥有一件毛料中山装,等同于现在有一件顶好的西装。对于儿童,如果能拥有一件崭新的花布棉袄,是极为幸运和令同龄人羡慕的。

50年代中后期,俄罗斯风格的“布拉吉”逐渐流行开来,这种现在被称作连衣裙的服饰,当时是美丽女性的象征。

上世纪60、70年代:

一片灰绿一身军装,的确良风靡全国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最流行的是绿色军装。尽管看起来有些单调刻板,但统一的一片灰和一片绿,也不失为一种壮观景象。

那个年代,男生穿军装,女学生们也都把长辫剪成短发,梳成两个“小刷子”,戴上军帽。身材曼妙的女子,穿上绿军装,腰扎皮带,脚穿一双解放鞋,是当时许多适婚男性所追求和向往的伴侣形象。

尽管服装比较单调,但百姓总有办法装点自己的衣物。毛主席像章,印有“为人民服务”的军绿色斜挎包,都是服装的加分点。“当时谁要是有一身崭新的绿军装,再蹬个洋车,那就是标准的男神了,十分风光。”

70年代,随着物质生活慢慢丰富,市面上开始出现了一种当时最时髦的布料——的确良。的确良是化纤纺织品,主要用于制作衬衫,因其比棉布及府绸更为轻薄,曾一度被写作“的确凉”。对熟悉了粗布棉衣的中国人来说,的确良是一次巨大的视觉冲击,很快便风靡全国。在那个时代,拥有一件“的确良”衬衫就是时髦、洋气的象征。

上世纪80年代:

蝙蝠衫棒针衫,人们享受时装美的生活情趣

改革开放大门的开启,让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认识到,打扮得干净漂亮,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当时看报纸和电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穿起了西服,我们就觉得,时代变了,中国更加开放包容了。”早在1978年初,改革开放政策还未正式宣布时,街头巷尾已经有青年穿起了牛仔裤、喇叭裤。到了上世纪80年代,大家都渴望展示自己的美丽和审美情趣。已经厌倦了灰、绿色单一色调的百姓,开始追求新款服饰。蝙蝠衫、棒针衫、滑雪衫等,受西方文化和香港文化影响,百姓服饰愈加多样性、多元化。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服装流行与变化速度还相对比较缓慢,我们都说开放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都要循序渐进。”到80年代中后期,服饰交流越来越密切,女性服饰开始向时装化过渡。不仅有浪漫可爱的因素,也有成熟内敛的设计,造型更加大胆时尚,充分显示出人们享受时装美的生活情趣。女孩子或是穿着色彩鲜艳的衣裙,或是穿着前卫的牛仔衣裤;时髦男青年则是一边跳着霹雳舞,一边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属于那个年代独特的印记,让许多人至今印象深刻。比起之前,80年代大家都在不断尝试,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穿衣风格。

上世纪90年代:

新元素设计开始流行,缝纫机引领时尚

改革开放带来的服装交流,使国人的视野同世界服装流行新潮充分交融同步。上世纪90年代,各大时装周体现的新元素,很快会在我国大都市汇融,并逐渐在各大中小城市流行开来。

到了90年代后期,国内服饰全面开放,一些如露背装不再被批评,而是成为一种时尚。展示身体曲线,体现优雅与魅力是时尚女子努力追求的目标。

“现在看90年代时装杂志里的穿搭,已经非常合理好看了,很多拿到现在穿,依旧不觉得过时。”此外,家家户户都有了缝纫机,很多女性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裁剪衣物,这让服饰多了很多变化和选择性。

21世纪以来:

各大品牌走进欧美,旗袍汉服备受喜爱

千禧年后,我国民族品牌快速发展,各大品牌不仅占据国内市场,甚至欧美各大商场,都能看到我国民族品牌的广告和专卖店。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经历数十年变迁,新时代的国产服饰更加自信。唐装、旗袍、汉服等,开始被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所接受喜爱。

作为纺织大市的济宁,也逐渐有了自身的服饰文化,如意集团等一系列大中小服装品牌,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看到浓缩在服装里的中国智慧。

新闻推荐

济宁市2019年城区普通高中学校统招生录取分数线公布

□记者吕光社赵德鑫报道本报济宁讯7月2日,济宁市教育局划定城区各普通高中学校统招生录取分数线。其中,...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创出美好生活2019-07-09 10:18
评论:(从补丁服到新式样 从灰绿色到颜色各异 变的是衣装 不变的是情怀)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