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张树锋查铮
在城区,违章搭建的铁皮房被整洁有序的停车场所取代,破烂不堪、影响市容的旧平房变成了绿树成荫的街头绿地、健身广场。在镇村,违建的“大棚房”被拆除,或成了农田,或植树造绿……拆违拆出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治乱治出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宜居家园。
自2017年以来,兖州依法拆除城区违章建筑11万余平方米,依法拆除镇村违章建筑24万余平方米,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了违章建筑、乱搭乱建“零增长”,而且无一起信访事件,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赞扬和拥护。
凝聚共识形成拆违治乱高压态势
乱搭乱建、违建“大棚房”,是影响城乡环境的“毒瘤”“顽疾”,侵害公共空间,破坏外在形象,损害社会公平正义。拆除违章建筑、乱搭乱建,实施城乡环境整治,既是提升城乡品质和形象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拆违治乱是坚决落实国家和省市委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施精细化管理改善城乡环境的需要。无论阻力再大、困难多大,各镇街和有关部门都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立说立行,一往无前,依法拆违治乱,还群众一个美丽家园,展现了区委、区政府对拆违治乱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
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拆违治乱会议,做到思想统一,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明确任务,实行包保,落实责任,定期调度,确保了拆违治乱工作上下“一盘棋”。同时做到摸底调查,掌握实情;宣传发动,因势利导;制定方案,依法处置;健全机制,长效管控。每一项步骤都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尽善尽美。
在拆违治乱声势浩大的攻坚战中,坚持高位推进,强化组织保障。各镇街、公安、自然资源、规划、住建等多部门配合联动,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区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随时待命,冲在最前面,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始终攻坚在拆违治乱工作第一线。
攻坚破难 打赢拆违治乱攻坚战
拆违治乱过程中,各镇街牵头,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真诚面对群众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建议,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对违建户,不厌其烦上门做工作,反复讲清道理,耐心解释不强辩,遭到谩骂默默承受,为的是拆除违建、“大棚房”,还群众一个公平正义。
白衣堂街内一处经营文具的违章建筑,占据道路十余年,非常妨碍交通。特别是学生上学放学的时间段十分拥堵,周边群众和学生家长颇有怨言很是不满。鼓楼街道和城管执法、公安等有关部门多次上门反复做工作,最终依法对其强制拆除,赢得周边群众的支持。
攻坚破难,依法强拆,城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镇村,各镇街和自然资源、城管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合,对一批违章建筑、“大棚房”进行强制拆除。颜店镇济阳路西一违法占用农田木材加工点,噪声大、扬尘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和周边群众休息,群众非常不满。在深入工作的基础上,颜店镇及部门执法人员对其进行强制拆除,并恢复农耕地。
为了城市品质的提升,为了群众利益的公平,兖州区对所有的违章建筑、“大棚房”,设立了时间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实行“销号”管理;区政府定期召开调度会,及时通报各镇街进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和苗头,及时调整和安排部署。在拆除违法建筑的过程中,兖州区始终注重维护稳定,高效拆违、和谐拆违,拆出了速度和温度。
长效管理 拆违治乱深得民心
在拆违治乱行动中,兖州区坚持拆违控违并重,成立了以镇街、规划、自然资源、城管执法等部门为主的联合巡查队伍,实行全天候、全覆盖、不间断、不留死角的巡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将违建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对新增违法建设始终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拆除一起”,面向社会公开违法建设举报电话。由于渠道畅通、信息传递及时,一批新的违法建设得以早发现、早遏制、早处置,在全区实现了违法建设“零增长”。
拆违治乱仅仅是手段,最终目的是提升城市品质,为群众营造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让群众满意。拆违治乱过程中,兖州区坚持“以拆促建、以建促管”的原则,把拆违治乱与增绿添景结合起来,拆违治乱腾出的空间用于建设公共设施,新建了一批街头绿地、健身广场、临时停车场,更多的公共空间还给了群众,城市的品质与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如今,走进兖州市区,人们发现城市更美更靓了,群众生活环境也更舒适了,幸福感和满意度日渐提升。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万德龙通讯员陈长峰近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在济宁学院公园广场顺利举办。本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