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王洪玮
5月31日是周末,也是兖州区鼓楼街道新兴社区“蒲公英”夜堂开课的日子。当天的主讲是兖州文化界专家武秀,内容就一个字关于兖州的“兖”。 “咱从祖辈子就生活在兖州,老少爷们知道兖州的‘兖’有什么讲究吗?‘兖’字出自《禹贡》,要义是‘端’也、‘信’也,就是正直端庄,诚实守信。”一段短短的开场白,令台下的男女老少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听得全神贯注、津津有味。
“让专家教文化,让镇街村(居)干部讲解党的政策,让村民与乡贤互动交流传播文明乡风民俗,说书唱戏形式多样,‘蒲公英’夜堂很引人。”兖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从奇介绍,新时代文明实践要靠新舞台、新内容、新举措吸引人,从而教育引领群众践行文明,向上向善,形成社会新风尚。
“原来我们也开设了道德大讲堂、文化课堂、尼山书院等,但村(居)的人们白天进城工作,人气不旺,陷入了有讲师没‘学生’的尴尬境地,加上讲学内容与形式陈旧老套,达不到效果。”兖州区创城办负责同志说,利用晚上人们在家也方便开设夜堂,起码保证有人听课,并入心入脑管用,创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要像蒲公英种子那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为留住人,兖州“蒲公英”夜堂空调、音响、影视、电脑、宽带、wifi等硬件设施齐全,冬暖夏凉,环境舒适。兖州区在授课内容上动了一番脑筋,请来了文化专家专门讲述当地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美丽传说等传统文化故事。从区直主要部门、10个镇街组建了16支300多人的党员、业务骨干等志愿者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送温暖志愿服务、党员先锋、家风传承、科普、文艺、文旅惠民、全民健身等。全区437个村居、社区从基层党员、离退休教师、农村各类模范、先进人物、创业模范、致富带头人、乡贤代表中招募志愿者1300多人,他们与群众不拘形式,或互动交流,或展开辩论,重点对移风易俗、村风民俗、家风传承、文明养成等内容进行讲解传播。2017年被评为“全省文明家庭”的主人公李天贺是本村——小孟镇梁家村“蒲公英”夜堂的“特邀嘉宾”,从年轻如何帮助村里生产生活到关心爱护省城插队的知识青年,从祖孙四代孝老爱亲到争做乡村振兴带头人,他用朴素语音、感人情节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吸引感染着全村老少,带起了梁家村村风家风的根本好转。
“拓展‘蒲公英’夜堂品牌内涵和外延,全力实现‘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夜堂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标,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播撒在兖州大地,遍地开花,结出硕果。”王从奇表示,“蒲公英”夜堂将长期开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伟栋当下正值中、高考大幕落下与大学生离校的毕业季,学子们纷纷选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以此来告别青春期最弥...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