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帝恩
在任城区仙营街道东红庙社区,有三位与新中国同龄的好发小、好兄弟,他们是范继正、郑维俭、汪存亮。回首往事,对比眼前,70年里,他们见证了自身生活的巨大变化,如今的一切都让人倍感珍惜。
那时的地瓜,仿佛就是今天的海参鲍鱼
如今的东红庙社区,是城区知名的蔬菜基地。社区里年龄大些的老村民,大多都是过去的菜农。70岁“三兄弟”中的范继正和郑维俭,便是从小种地种到大的“老把式”。
1959年至1961年,由于连年干旱,我国遭受了粮食短缺危机。“那时的地瓜,仿佛就是今天的海参鲍鱼,连玉米面都极少见到。后来,家里的饭桌渐渐多了些粗粮,但是白面仍是用来照顾病人和老人的。”范继正回忆道。
上世纪70年代,物质相对匮乏,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大件”在村里属于稀罕物,粮票、布票、电影票、自行车票等各类票据几乎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东红庙属于老蔬菜基地,种什么菜、销往蔬菜公司等内容和流程,都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新思潮逐渐在齐鲁大地铺开,包产到户的经验逐步推广。
“现在看来,真正日子开始变好,就是从分地开始。”1982年秋天,对于东红庙村的村民来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季节,一枚枚红手印,标志着东红庙的菜农有了自己的施展空间。自种自收,让菜农积极性大涨,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
当时遥不可及的梦想早就成了“小目标”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东红庙也告别了平房,搬上了小高层。随着几十年的大发展大变革,很多当时遥不可及的梦想早就成了“小目标”,被逐渐攻克。70年后的今天,无论是超市里满满当当的蔬菜瓜果,还是饭桌上的佳肴美味,都让三兄弟格外满足。“不想做饭时,去楼下吃个早点。”三兄弟说,现在不仅不愁吃喝,还讲究吃喝,怎么吃得健康、吃得心情舒畅,成了老年人面临的“幸福难题”。
随着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一些生活习惯和精神风貌也在悄然改变。“过去都是挣钱养家,少有时间享受生活。”如今,人们可以在节假日出行游玩,出行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在日常,三五好友一聚,或是聊家常,或是公园里踢毽子下象棋,老年人的生活也丰富多彩起来。
如三位老人共同走过的70年一般,新中国也在逐步成长变化。他们说,能见证祖国逐渐强大,感受齐鲁大地日新月异的发展,是幸运,更是幸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万德龙为展示文史图书编辑出版工作优秀成果,充实丰富市政协文史馆资料,近期,市政协决定开展济宁市首届优秀文史图书...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