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市政务服务系统积极深化“一次办好”改革,着力推动政务服务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发展环境。2018年,在省考核中,济宁市政务服务实体大厅服务工作居全省第3位,营商环境评价综合得分居全省第7位,全市政务服务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
推进服务窗口整合重构,构建集成化服务体系,实现了政务服务“一窗受理”。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工作思路,采取受理权与审批权相对分离的方法,打破部门单位界限,对市为民服务中心工作窗口进行整合重构,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新模式,将原市行政服务中心 61个部门分设的121个窗口,整合为基本建设项目、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公安服务、交通运输、社会民生事务等10类综合办理功能区和18个“一窗受理”窗口。2018年底前市县两级同时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新机制。2019年以来,依托行政审批服务局新模式运行,又开发了“无差别一窗受理”系统,逐步推行审批服务“全科受理”,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
推进政务平台集成,构建扁平化的服务体系,实现了“一城通办”。着眼“就近就便、全城通办”的目标,不断深化“市县同权”改革,将与行政审批办理相关联的行政确认、其他权力、公共服务等事项分批纳入市县同权改革范畴,强化县域审批服务“全链条”办理能力。大力推进四级为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动网上政务服务向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延伸,按照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建设规模、统一进驻事项、统一网络平台、统一运行规范“五统一”的标准加强为民服务中心建设,组织乡镇街道承办的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为民服务中心,创造条件在村社区设置服务代办点。
推进审批标准集成,构建精准化的服务体系,实现了“一体审批”。 2019年以来,随着市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成立,“一枚印章管审批”制度优势逐步显现,据统计,2019年1~4月份,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累计办理工程建设项目立项617件,已完成工程审批手续且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237件,平均审批用时约28个工作日。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4592万户,同比增长69.38%。
推进网络数据集成,构建信息化的服务体系,实现了“一网通办”。2018年投资2700余万元,全面升级改造市为民服务大厅软硬件建设,建成了“综合一窗受理系统”、“政务服务云平台网上审批系统”、“审管互动”等6个智能化服务系统,群众企业可自己选择“网上办”、“掌上办”、“微信办”,增强了办事的体验感和便利度。完善“上云”工程,实现“一次登录、一网受理、全网通办”,梳理推出了一批“秒批秒办”事项。着力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把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和微信服务号联动起来,打造集办公、管理和数据交换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让数据跑起来、用起来,实现所有事项“最多跑一次”。
推动改革力量集成,构建协同化服务体系,实现了“一次办好”。各级各部门单位对标“一次办好”标准,全面梳理各类服务事项,依照“拆无可拆、分无可分”的原则,把事项拆分到最小“颗粒化”,以“一次办好”的形式列出清单。目前,共梳理公布市直部门单位“一次办好”事项1499项、县市区12463项,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全覆盖。同时,梳理公布两批“全市通办”事项清单,全市228项事项实现了“全市通办”,位居全省第2位。积极打造“为您着想”一链办理服务品牌,对面广量大、人民群众创业需求较多的事项,比如“我要开幼儿园”、“我要开饭店”等,以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制定了43项“一链办理”事项,逐项编制工作规程,形成了“一链办理”事项“一套材料、一张表单、一个流程”。日前,正在编辑济宁政务服务、涉企服务一本通,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新时代新起点,新使命新担当,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将积极对标市委、市政府重点部署、重要工作,特别是对照“1+233”工作体系,为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扎实开展政务服务提速增效、数据共享智慧审批、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难点痛点堵点攻坚、督查考核严管厚爱“六大专项行动”,推动政务服务再提速、再提效,全力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
通讯员白圣波
新闻推荐
济宁市召开中央环保督察 “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 及营商环境评价、煤改 电煤改气工作推进会议 于永生出席并讲话
本报济宁5月14日讯(记者张帆)今天下午,济宁市召开电视会议,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清洁取暖和营商环境优化...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