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娜
“夜色降临,美丽初现端倪;我让全世界都安静,只为听你甜蜜的呼吸……”这段如诗般的语言带着浓浓的爱意,并非出自诗人的诗集,而是一位妈妈日常的朋友圈更新。十多年来,她就是带着这份爱意守护着她的婴儿们,从第一家母婴之家到如今遍布全市的母婴孕产护理,她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着女性的分娩方式,让更多的婴儿在生产过程中被温柔以待。
她是一位特别的母亲——一家母婴孕产养护机构的当家人陈梅,二十几岁从电台辞职后就一头扎进母婴行业创业。16年来,她以母亲的角色书写着自己企业芳华,为本地母婴孕产护理行业注入了爱的灵魂,让更多孩子从出生就感受到了世界的温暖。
一次生育的经历,让她与温柔分娩“连接”
2002年,陈梅的女儿降生,从此对生育有了深刻的体验。“即将临产的妈妈孤零零的躺在待产室里,宫缩带来的阵痛不知何时结束,冰冷的产床以及各种检查让准妈妈无助、害怕。”陈梅说。
当时,她心中一直有疑虑:在医疗条件日趋进步的大背景下,为何人们对生命却缺少了敬畏和欣赏,而让女性的生产成了一种流水线的医学操作,母亲和即将出生的孩子都不能享受温柔的礼遇。也正是这种疑虑,指引她后来接触到温柔分娩,世界各国导乐的分娩理念带给她强烈共鸣。
“导乐工作是让每个接受服务的人重新找回最原始的爱的本能,传达着一种爱的生育方式。”在陈梅看来,如今医学的发展促进了母婴安全,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大大降低。然而,催产素被大量使用,突然地离开妈妈的身体,吸痰、检查身体、评分……这一系列的医疗操作流程很难照顾到婴儿的感受。
“正因如此,分娩导乐变得尤为重要,它是一个置生命于至高无上地位的职业。”陈梅告诉记者,芭芭拉在《温柔分娩》中曾这样表述,“如果孩子被温和地带到世界上来,那他就会非常温和。如果世界上的孩子都是温和,就会创造一个温和的世界、温和的星球”。而这份温和,需要导乐这个行业来传达与守护。在当时的济宁,它却是个空白。2003年,刚刚生育一年的陈梅,带着这份爱的责任从电台辞职,踏上了分娩导乐的创业历程。
一份母爱的坚守,传达着爱的生育方式
2003年的一个冬天,陈梅半夜醒来,为即将开业只有三名员工的起跑线公司写下一段员工誓词,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我将怀着对人类生命的最大尊重,坚守服务的职责并默认辛苦。”在随后的16年里,这成了她和企业最真实的写照。
“第一批导乐在市人民医院产房开始工作的时候已经是2004年初夏。”陈梅回忆,凌晨三点,一位性格坚强乐观的妈妈宫口开大三指的时候,疼痛已经让她头上布满汗珠。阵痛空隙,她在导乐的搀扶下坚持走动,阵痛来袭,她便靠在导乐身上呼吸放松。每一次疼痛仿佛是二人一起承受,也不知经过了多少次搀扶和拥抱,直到上午九点,一个健康的男婴伴随着响亮的哭声降临时,导乐和产妇同时流下激动的泪水。
就这样,陈梅用她的力量,传达着爱的生育方式,并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每一次导乐经历,分娩导乐师都与产妇同呼吸共命运,痛着她们的痛,快乐着她们的快乐,让分娩变成了美好的回忆。在她看来,“这也是在传达一种生活方式,让孩子从出生就能感受到世界的温暖。”也正是她的这份传达的执着和坚守,她的企业从家政服务、产后护理到分娩导乐,再到月子护理院,在不断的扩展和延伸中形成了科学、人性的生育服务体系,提升了一座城市的生育护理水准,让越来越多的婴儿在和谐、温暖的环境中出生。
如今,看到进出护理院的母亲们各个面带笑容、家庭和谐、孩子可爱,似乎也看到了陈梅坚守的意义和价值。其实,这些母亲们脸上洋溢的温暖,何尝不是心情的“影子”、家庭的“素描”以及这座城市的“缩影”。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盖鸣霆通讯员董敬敬5月3日晚,金乡交警驾驶警车鸣笛一路狂飙,30分钟的路程,30分钟的“狂吼”,几百声的靠边行驶,最终为...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