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宁 今日泗水 今日汶上 今日嘉祥 今日金乡 今日鱼台 今日微山 今日邹城 今日曲阜 今日梁山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今日济宁 > 正文

楹联里的智慧

来源:济宁晚报 2019-05-10 09:4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艳茹 通讯员 李富荣 孙灿

楹联,也叫对联,是雅俗共赏的一种文学形式。楹联既出现在久远的文学典故中,也作为春联张贴在千家万户的门上。吟诗作对,不仅丰富了文人墨客的日常生活,通过做对子彰显才华,结交知己,更是折射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无数文人雅士乐此不疲,留下引人共鸣的精巧的对子广为传颂,在吟对之间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百态与世俗民情,体现古人的智慧及达观。

本期,主讲人崔悦亮做客《文化济宁·百姓讲堂》,讲一讲奇联妙对供大家欣赏。

楹联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五代

楹联多出现在文人唱和之时,自是妙趣横生,彰显操守,也用于讽刺批评官场,针砭时弊,淋漓痛快,大多悬挂于书房、名胜、府邸、庙宇。

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五代,但是大多散见于别处,直到清代中期才有了专门介绍楹联的著作, 1984年中国楹联协会成立,2005年楹联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确立了楹联的文化价值、文化地位以及习俗的传承。

楹联不仅仅是上下联字数对等,朗朗上口,更得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崔悦亮讲解道:“对联,上下联对应的词的词性要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平仄要相反,平对仄,仄对平。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语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节奏要保持一致,如同乐谱中的节拍,做有规律的重复。内容上要统一于主题,立意上也要象意通气,开合得当。”

古人以文会友,吟对显露才华

以文会友,是人生一大乐事。文人雅士吟诗作对之时,每每遇到旗鼓相逢的对手,不免相见恨晚引为知己,为生活增添了乐趣,更留下了工巧的诗句让后人品评叹服,不经意间中华传统文化也被代代接续传承。

据《荩箧集》记载,明代南京金水河玉栏杆诸名胜闻名江南,解大绅(即解缙)八岁时慨然有观光之意,胡子琪出上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命其对下联。解大绅对曰:“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解缙小小年纪便因才思敏捷而崭露头角。

古代文人常以对联博弈,出上联,以下联试其才。崔悦亮也分享了一则故事,传说李调元回乡养病期间,一次外出散步,路经一处村庄,见几个农妇正在稻场上晒谷子。他觉得很有趣,便凑过来。

一个农妇认得李调元,忙起身斟茶,说道:“ 我们早就听说李大人对子对得好,几天前我们得拙句一则,请大人帮忙对上。”李调元听说农妇也有对子,又惊又喜,连忙道:“愿意,愿意,只怕对不出,请快讲来。”

那农妇道: 前几天,我们晒稻子,忽然跑来一群鸡,贪婪地啄食稻谷,我们刚想上前去把鸡撵开,忽被两个童子用玩耍的竹筒把鸡打跑了。见此情景,我们凑了一句上联:饥鸡盗稻童筒打。

李调元听了,知道这是一种谐音叠韵趣对,是较为难对的,于是他便低头沉思,但琢磨许久,总无头绪。

正在焦虑间,忽见面前一间小小的屋梁上,一只老鼠在乘凉。李调元一咳嗽,老鼠便从梁上惊窜而去,他灵感迸发,遂指着逃遁的老鼠对道:暑鼠凉梁客咳惊。

此联出句不易,对来也难,李调元不仅惊愕:乡村间竟有如此才华的农妇,十分难得!

每逢筳宴上需要助兴取乐,古人还会饮酒行令活跃气氛,当然,席间也少不了类似酒令限字出的对子。据记载,宋代文学家苏洵一日在家宴客,限以“冷”、“香”二字为联,他先出联为: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其子苏东坡也吟出一联:拂石坐来夜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其女苏小妹吟曰: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通过对联生动地刻画了宅院里独具趣味的生活场景,人物也像从遥远的历史中走出来,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借诗针砭时弊,讽刺人情世态

古人常通过作诗联对,以幽默的笔调讽刺封建社会的官场黑暗及人情世态。

传说,钱塘李太守下乡体察民情,等到于谦的家乡时,恰值四月青黄不接之际,他家又偏偏被派了官饭。于家本来家境不佳,太守来此,只得东拼西凑,勉强凑足了一桌酒筵。那太守到筵席,狼吞虎咽,吃得蛮痛快,但就是嫌白酒不足又添了红酒,不太惬意,借着三分酒力吟道:红白相间,醉后不知南北。

这时小于谦正坐在阶下,准备送饭,听太守吟哦,心中火起,气冲冲站起来,对屋内没有好气地对道:青黄不接,贫来买了东西。对联内含弦外之音,使太守尴尬异常,面带愧色,不再吭声了。

郑板桥是清代有进步思想的著名画家,有一次他到镇江金山寺去游览,寺里管招待的和尚见他衣着简朴,以为不过是个普通的游客,便随便地说了声:“坐,茶。”

后来看见他仔细地欣赏墙壁上的书画,料想这个人大概不是一般的俗客,就稍为客气地招呼说:“请坐,泡茶。”并且走上前去请教姓名,当他得知是当今大名鼎鼎的画家郑板桥时,赶忙张开笑脸,毕恭毕敬地逢迎道:“请上座,泡好茶。”

后来当郑板桥要告辞离去时,和尚拿出纸墨笔砚,请他为金山寺题副对联,郑板桥并不推辞,微笑拿起笔来,在纸上书写了下面两行字:“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

郑板桥这幅对联是对那些看人下菜碟的势力小人的讽刺,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趋炎附势的不良风气。

书房庙宇楹联:表志向透哲理

古人在书房、庙宇,常常悬挂楹联,或托物言志彰显操守,自警以警人,或通过对联描摹名胜古迹,作到极“画工”之微,尽“化工”之神。

明朝徐霞客,一生好游览考察名山大川,到过许多地方,后来整理出著名的《徐霞客游记》,他曾写过一副自题小香山梅花堂的对联: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以梅花自比,格调清新。

封建社会里,有些官吏书写一些对联,或挂于庭堂之上,或悬于书室之中,以托物言志勉励自己。崔悦亮讲道,在江山任职的蔡东轩,曾自题一联挂于厅堂上:尽力尽心,未能十分尽职。任劳任怨,不敢半点任功。诗如其人,一副对联,就将正直廉洁、尽职尽责的清官形象展示在人们的眼前。

崔悦亮表示,挂于名胜古迹的楹联,以文笔刻画出自然之韵。比如题西湖静凉轩的一联:半塔斜阳颓老衲,一池残叶战秋声。这副对联写的是斜阳、古塔、残荷,然而却没有那种萧瑟、凄凉之感,而是写出了另一种境界:凋残的荷叶在秋天的斜阳残照下,仍然顽强不屈地立在池水中,给人一种苍劲之感。这就是由于一个“战”字而境界全出,仿佛枯荷也具有了人才有的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当你看了这副对联,面对着静凉轩前的荷叶、斜阳,你会感到,既使这秋日里的残荷败叶,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庙宇的楹联则揭示人生的哲理,生活的真谛。灵隐寺有一对联曰: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副对联,说尽千古人生大路,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半”字之用,可谓妙笔生花。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点评说:这是中国人最健全的生活理想!清朝鸿儒李密庵曾写“看破浮尘过半,半字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如同寺中对联“半称心”,从容、大度、豁达,简直妙不可言。

凡事半称心,琐事看淡,眼界放远,格局看大,方得生活真味,并超越人生的迷雾,抵达智慧的境界。

新闻推荐

闯红灯,先来教育点学习 教育、处罚相结合

本报记者盖鸣霆通讯员孔祥阔近日,兖州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在城区重点路段、路口设立了非机动车交通违法人员现场教育点。被查...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楹联里的智慧)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