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主任,我又来啦,你给我开的中药喝完啦。”近日,68岁的郑大妈健步走进济宁市中医院肾病科门诊,精神抖擞,脸上带着微笑,怎么也看不出她是一名患慢性肾功能衰竭18年的患者。
2001年,郑大妈出现食欲差、恶心想吐、浑身无力、眼睑及下肢浮肿等症状,经过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检查结果出来后,整个人都瘫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郑大妈至今记忆犹新。因为邻居之前也是慢性肾衰,一年多就发展成尿毒症,一直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全家人因此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及精神压力。
“我妈确诊为慢性肾衰后,全家人都慌了,不断打听哪里有好的治疗办法。”郑大妈的儿子坦言,在当时,中医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他们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济宁市中医院治疗慢性肾衰独具特色。
慢性肾衰竭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之一,患者的肾功能已经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如果不及时规律治疗,将发展为尿毒症,只能通过换肾或者透析维持生命。据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刘志华介绍,郑大妈第一次入院治疗时病情较重、精神萎靡,采用“中医三联治疗”治疗一周后,患者食欲和精神慢慢好转,病情也逐渐减轻。
当年为郑大妈诊治的大夫,时任肾病科主任,正是市中医院现任院长、山东省名中医王祥生,“中医三联疗法”便是他结合中医古书及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利水通络、补肾健脾的中药口服,加上院内制剂肾宁合剂灌肠,再搭配活血通络的中成药静脉注射等三种中医联合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该法也是获奖的省级科研课题。自2000年以来,该法广泛用于临床,有效改善肾脏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细胞再修复,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发展成为尿毒症的进程,对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郑大妈患慢性肾衰至今一直在市中医院肾病科治疗,时间久了,郑大妈成了科室的“老熟人”甚至家人,她看着一批批新入职医生护士逐渐成长,也见证了一批批病人在中医治疗下获得了良好疗效。“我这十几年的肾病都是以中医治疗为主,只用少量的西药,所以病情控制得很好。”郑大妈笑言,这里所有医生护士都对她像家人一样亲,耐心为她讲解病情及治疗方案。相比邻居,自己算是很有福了。
据王祥生介绍,多年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独具优势,其优势就在于它更具有个体化,万人不同方,通过辨证论治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维护肾气,延缓肾功能衰退进程。同时,中医强调内外合治,即在内服中药的基础上,配合灌肠疗法、药浴疗法、敷贴疗法、中药离子透入疗法等,通过多途径给药来调节肾血流、扶助正气、祛邪排毒,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用王祥生的话说,让每一位病人都充分享受中医药的特色治疗,让病人痛苦少点、花费少点,便是他们一直追求的目标。通讯员王碧辉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唐修岳本报通讯员万莹5月1日,一场主题为“童绘新济宁·添彩中国梦”的少年创意绘画秀活动在济宁城市展示馆闪亮登...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