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茜茜
29日下午,“让社区更美好——和谐使者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举行。活动期间,济宁市将开展“关爱困难群体”、“做文明有礼济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旨在依托城乡社区,以省、市“和谐使者”、“敬老使者”为引领,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骨干,组织动员居民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让社区更美好——和谐使者在行动”将围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服务等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困境儿童、农民工、残疾人提供生活、学习上的帮助,力争覆盖困难群众所需的各种服务。 通过开展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文化建设、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发挥网络文明志愿者作用,积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引导人们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车辆乱停放、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结合全市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为主题,依托图书馆(室)、科技馆、纪念馆、镇街综合文化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教育志愿者等举办知识讲座、巡回展览、阅读推广等志愿服务活动,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发挥社会工作资源链接的优势,邀请检察院、司法所等部门、行业的专业人员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定期为居民群众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
近年来,济宁市高度重视社会工作,站在全市社会治理全局谋划部署,人才总量和质量有力提升,服务领域和项目逐步拓展,在服务特殊群众、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工作体系,出台《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初步构建了“组织引航向、民政打头阵、部门共参与、社工齐努力”的良好格局。目前,全市持证社工达1059人,居全省第5位;发展志愿者、慈善义工96万余人、团队3900多个;连续两届跻身“中国公益慈善百强榜”20强、2018年提高至16位。
新闻推荐
晚上8点 护师朱群查看病历 “哪有什么节假日,守护病人是头等大事”
见习记者刘菲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不少人已经满怀憧憬,陪家人、会亲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有那么一群人,世界再大...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