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盖鸣霆 通讯员 李欣 摄影记者 王仰浩
“小朋友,等一会儿过马路,看着车”、“大爷,您的车子麻烦往路边稍微挪一挪,不安全”……采访孔琳琳的时候正值午高峰。丰泰中学助学岗前,刚刚放学的孩子们如同一支大部队,从校门口集中涌了出来。原本就不算宽广的小路,由于孩子们的出现再加上接送车辆、午高峰的车流,一下子变得拥堵不堪。孔琳琳忙碌地在车流与人流中疏导着,一会儿示意机动车停车,牵着孩子的手快速通行斑马线;一会儿又示意行人稍作等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集中、快速通行。
从警十二年 在路上的时间比在家里多
这样的场景对于孔琳琳来说,早已习惯。从2007年参加交警工作到现在,每天的工作都是繁忙而紧张。巡逻、处理各种交通违法行为、疏导交通、夜查,经常一忙就是一整天。
孔琳琳告诉记者,她们特勤中队负责的辖区主要包括火炬路、长虹路、任城大道等“四纵四横”八条道路和杨家河公园。时间久了,每一条街的交通难点都熟记于心。比如,长虹路周边居民区密集,非机动车、行人的违法行为较多,交警必须重点查处;新元路周边饭店较多,机动车乱停乱放严重;杨家河公园作为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节假日游玩的市民较多……
“我们特勤中队还有个不同的地方,就是每天都要更多地开展路面巡逻。尤其是创建文明城市以来,从早期七点上班一直忙到到晚七点下班,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再加上每周还要举行一次夜查酒驾,最忙的时候甚至要一连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孔琳琳告诉记者。
辛苦倒是不怕,怕的是市民不理解。“就拿最近开展的行人、非机动车违法行为来看,有好多的市民表示不解,甚至与民警争吵。”孔琳琳说,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市民充分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以及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
“铿锵玫瑰” 盛开在街头绽放芬芳
除了是一名交警,孔琳琳还是一名军嫂,更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虽然自己的工作很忙,但是丈夫的工作更忙。由于结婚以来两人一直两地分居,几乎整个家庭的重担都放在了孔琳琳身上。即便如此,她还是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反而以优异的成绩成为警界的一朵“铿锵玫瑰”。
2017年,济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鏖战正酣,她带领队员们早出晚归,站岗执勤、道路巡逻、改善交通设施、维护交通秩序……每天户外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两个孩子,大的不到6岁,小的不满1岁,早晨朦胧出发上岗,夜深人静下班回家,早晚两头都和孩子们见不上面。时间一长,孩子见到妈妈时已感到陌生。当时孔琳琳身患乳腺炎,经常引起发烧头疼。可在近七个月的时间里,她始终以高昂的热情、十足的干劲坚持在一线工作。
无论风霜雨雪、严寒酷暑,她都在劝导行人、指挥车辆,嗓子哑了就用哨子疏导交通,坚信“不放过一个违法行为,市民出行就会多一份安全”——这就是孔琳琳,虽然没有男警察那样强壮的体格,但却用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女性特有的细心和耐心,成为街头最美的一道风景。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4月29日讯(记者唐修岳)今天下午,“让社区更美好——和谐使者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举行。仪式上,公布了“孔...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