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明青在家中与帮办代办员一同翻看“老年证”。
首张“无感智办”老年证,送至市民手中。
文/图本报记者孔茜
通讯员董骞
为进一步深化“一次办好”改革,近日,济宁高新区为民服务中心学习借鉴义乌无证明城市经验,现推出“无感智办”新举措,并在全区推广。18日,济宁高新区为民服务中心根据数据共享,主动为民服务,办出全市首张“无感智办”老年人优待证,并由柳行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代办人员送至市民手中,让市民“足不出户”既享优质服务。
昨日刚满60岁
今日“老年证”送手中
“昨天刚满60岁,今天老年人优待证就送到手中,这服务真是没的说。”18日中午,从街道代办人员手中接过老年人优待证的臧明青老人既意外又开心。他说,虽然知道年满60周岁可以办理老年人优待证享受诸多优惠,但还未来及前往现场办理的他,就迎来了这次“上门”服务,对此,他是打心眼里备受感动。
而这次看似意外的“小惊喜”其实是一次主动作为的服务新举措。经过前期数据信息查询比对,当日一大早,工作人员便开始为柳行街道刚年满60周岁的居民办理起了山东省老年人优待证(以下简称老年证),随着针式打印机、热合机的运转,大约5分钟的时间,3张老年证便制作完成并统一交至柳行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代办人员手中。
“目前,高新区已推出‘无感智办’,想市民所想,让市民在没有感觉中就办结了所办业务。”济宁高新区放管服改革工作指挥部工作人员魏慧清介绍,所谓“无感智办”就是政府通过数据共享,提前发现群众需求,将政府能够完成的事项和服务,在群众提出申请前先行完成,通过帮办员送至群众手中,群众在家就能完成所需业务。
以办理老年人优待证业务为例,之前皆由市民提起申请后方可办理,而“无感智办”则是在市民提起申请前,由工作人员前期根据系统共享信息发现市民需求,在辖区居民年满60周岁时,制作出老年证,并送至居民手中,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主动推各式服务
90%业务实现网上办
“在为民服务中心和街道、社区等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及园区均配备了帮办代办人员。”魏慧清称,为使服务更加便民化、人性化,帮办代办人员采取主动询问的方式,为前来办事的市民提供相应服务。园区配备的“智慧专员”,则重点为企业项目提供审批集成服务,打造两级联动网格化服务。
而街道社区等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的帮办代办员则主要针对“人口计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民生保障类公共服务事项,提供咨询、委托代理等代办服务。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济宁高新区为民服务中心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着力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主动作为,不断创新便民利企审批服务方式,现90%以上的审批服务事项可以实现网上办理、自助办理、上门办理。
同时,将继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企业群众提供多方位、全流程、精准化、保姆式代办帮办服务,当好服务群众的“店小二”,争当行政审批服务的“排头兵”,打造行政审批服务的“济宁高新样板”。
新闻推荐
去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5378户 同比增长38.68%,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本报济宁1月22日讯(记者王博文)记者从济宁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2018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5378户,同比...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