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老物件”话变迁

来源:齐鲁晚报 2018-12-13 05:32   https://www.yybnet.net/

身边·视觉

2018年12月13日星期四编辑:李蕊组版:曾彦红校对:周伟佳

B07

102册家庭档案,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老人拿出收藏的粮票。

老人展示老照片。

文/图本报记者张清直周惠娇见习记者王飞通讯员张静

当我们感慨光阴如梭,总有细心之人把这段历史用“家庭档案”的方式留存下来。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郑庄村76岁的郑副,利用工作之余,编写了102册家庭档案。这不仅是他自己人生的一个见证,更是改革开放40年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在档案整理过程中,郑副按照收集来的资料性质,分为十大类,主要包括荣誉证书、教育教学、宣传报道、社会服务、经济建设、卫生保健、书信往来、图片音响、剪纸剪报、建庭成员等102册,共计3600余件。

在家庭档案中,记者发现郑副收藏的有50年代的“红领巾”照,60年代“文革”粮票,70年代《大众日报》加编者按的处女稿,80年代讲演大师李燕杰亲笔提字帖,90年代全国人大常委曾宪梓先生1.5万元全国优秀民师奖金祈付单……这套家庭档案,折射出时代的巨大变迁。

从家里第一辆大金鹿自行车,到如今全家三辆小汽车;从“凭票购买”到“扫码支付”;从寄递书信到视频对话……它们无不承载着几代人并不遥远的记忆,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巨变。

老人收藏的报纸。

新闻推荐

寒冬来了,火锅食材热销

本报记者高晓彬近日,济宁市气温骤降,市民们棉衣、帽子、围巾齐上阵,当然,这冬季的必备品里少不了火锅。“这么冷的天,最得劲的...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物件”话变迁)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