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产业振兴开新“花”,文化振兴扬家风,组织振兴强党性 乡村振兴的丁庄实践

来源:大众日报 2018-12-04 10:02   https://www.yybnet.net/

□孟一白振森

初冬的丁庄村醒了。

一轮红日跃出,被泗河的卧波托起。白黄相间的花田旁,整洁的街巷间,错落着青砖灰瓦的北方小院。流觞曲水,掩映着“济东看碧水、泗河漫步游”的新村,在晨曦中绽放新颜。

倒回去三年,济宁市高新区接庄街道丁庄村还是个远近闻名的落后村,经济空壳、文化空心,外村的姑娘不愿嫁进来,年轻人也基本走光了。可如今,村容村貌大变脸的背后,是中药园的建设和乡村记忆馆的落成……外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心里有了盼头,党建、经济、文化,方方面面也都迈开大步、紧追上时代,和着美起来的村子节拍富起来、靓起来。

“乡村振兴就是好!谁说一句不是我就跟他急!”11月28日中午,72岁的村民宫存美坐在废坑塘改造的荷塘边晒暖,眼瞅着生养自己的乡村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变得差点自己都不认识,兴奋之情从心里直接蹿到了脸上。

乡村振兴,刷新了产业模式,搅动起乡村故事,激活了丁庄村的一草一木,聚起了“丁家人”的村魂民心。小村名气渐大,成了一个品牌一面旗帜。

产业振兴:“一枝花”开带民富

祖祖辈辈都靠一麦一棒过活,突然改种菊花和金银花,这事能成吗?乡村振兴,产业强、农民富是基础中的基础,而“生金”的源泉,正是村民们一辈子都没离开过的土地。今年年初,1000亩土地虽然顺利从160多户村民手中流转了出来,但新种下的“花花草草”能否带领村子摆脱贫困帽子,村民们心里并没底。

6月,土地正式移交给济宁高新区福铭祥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精准定位中药产业。从平整土地到栽种,再到成长、开花,短短5个月时间,过去“粗枝大叶”的粮食作物就被开满村庄的菊花所取代。正午并不寒凉的微风吹过,满眼的鲜花和着风车吱拗吱拗的旋转声掀起一波波的花浪,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菊花香,沁人心脾地舒适。

田园美了,村民们自然满心欢喜,而更出乎他们预料的,是“一枝花”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菊花半季亩产800—1000公斤,除去成本每亩收入近3000元,远远超过传统粮食作物。

“除去杂七杂八的花费,种麦子棒子一年也落不下几个钱。现在好了,一亩地的承包金就破千了,还能按天计费在基地打工,增收效果很明显。”宫存美乐呵呵地指给笔者看,丁庄的中药产业远不止眼前这片花田,精华更多地集中在了田边的玻璃花房里。

笔者在智能温室里看到,桔梗、地黄等中药分别长在管道做成的立体溶液培养皿和分层培养盒中,一排排鲜嫩的绿苗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设在一角的中药知识科普区,更是将数十种中药分门别类地用玻璃器皿呈现出来,功效、生长环境、种植方法等一应俱全,俨然一个微型的中药博物馆。

“下一步,我们会依托花田和温室开展乡村游,组织孩子们到村里了解中药知识,亲手种植中药,还可以培养自己喜欢的中药盆栽;我们还为中老年人开办了中医养生课堂,让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造福于人……”提起未来的发展规划,合作社负责人杨福岳表示,产业振兴离不开供给侧的深度改革,依托中药种植进行的田园综合体实践就是丁庄正在探索的产业发展路径。

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这条路决定了在这场改革中,政府放手不能甩手,该上手时更得上手。

乡村旅游精品村建设,接庄街道给丁庄村的定位是“济东看碧水、泗河漫步游”,“一枝花”里挖掘乡村的经济动力。“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必须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接庄街道党工委书记杨银轩说,实践表明,产业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未来,他们将继续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充分发挥产业引领作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文化振兴:“平心堂”里传家风

“在丁庄村,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真实故事。甭管是一家人还是邻居间闹点小矛盾,总会有人站出来自然而然地说上一句,‘多学学人家平心堂,平心静气、以和为贵,就没有啥解决不了的问题。’”11月30日,在刚刚完成建设的丁庄乡村记忆馆里,讲解员指着象征家训的中堂楹联讲述着村里几十年来流传下的佳话。

说起这“平心堂”的故事,一下就追溯到了清朝末期、民国初年,村里出了个名叫丁允中的秀才。丁允中家教严格,除了奉行耕读传家的老传统外,还把家族和睦、舍小家顾大家等理念列为必须遵守的家风家训。

解放战争时期,丁允中的儿子丁启民和侄子丁同甫同时参加革命,丁同甫更是一家4口、父子4人齐上阵,战争难免出现流血牺牲,最终一个家族有4人为革命捐躯,占据了“红村”7烈士中的大半。一直以来,丁庄村都是远近闻名的革命村,村里出了7名烈士,大都受到丁家人保家卫国的思想影响。“那时候丁同甫一家总是说,‘大家享太平,小家才平安。’国家有需要,咱们就得上。”丁同甫烈士后人丁宪奎说,或许正是这种担当精神,奠定了丁庄村的红色底蕴。

和平年代,丁家人依旧坚守着世代相传的祖训。在一次涉及全村的分地中,剩下了一块谁也不愿意要的烂地,几家人闹得不可开交。这时,丁家小儿子丁广泰主动站了出来,“大家放平心,因为这点事坏了和气不值得,这地我要了。”此话一出,当事人和看客们当即脸一红低下了头,“平心堂”的说法也因此而来。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地方最能够打动人心、嵌入记忆的符号。而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果断拒绝面子工程、抛弃表面工作,从村民身边发掘最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深谙此理的丁庄村不仅把“平心堂”请进乡村记忆馆,还把“丁庄七烈士”“樊迟学稼”等与村庄有着密切渊源的事迹搬上墙,汇聚为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家风,在全村广而告之、薪火相传,形成了丁庄不可模仿的独特文化内核。

今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家风传扬更被视为其中的重中之重。它不是挂在嘴边的唠叨,也不是贴在墙上的几句典故,它是几十年如一日,几代人共同遵守的一个准则,已成为一种习惯的“动作”,不需要任何外来的强制力量。

“远的不说,从我上任村支书到现在,村里就没出过什么大乱子。虽然村子不富,但邻里和睦、村风淳朴,平时村里有啥活动需要村民出点力,大喇叭里吆喝两声就有人来。”丁庄村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任村支书丁照军直言,家风淳朴村风正,一家为善百家从。丁庄村围着家风家训开展的系列活动,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风”从精神层面过渡到了生活实际,汇聚起了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

“乡村文化振兴,不是讲两堂课、背三句警语就能实现的,而要依托乡村自身特点,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间感召人、鼓舞人,让新时代文明深入人心。”接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高东旭说,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组织振兴:“三亮三清”强党性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领头雁,只有我们作好示范、当好表率,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为乡村振兴凝聚力量。”丁庄村党支部书记丁波说,自打街道今年开展起“三亮三清”活动,党员干部亮出身份、承诺、成果,厘清岗位职责、联户群众、负面行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很快就凸显了出来,其中,尤以无职党员的党性提升最为明显。

11月,迎来今冬供暖季,丁庄村也扛上了更换绿色能源、推广电代煤的任务。

“用电比用煤成本高一点,村民们心里难免有些小疙瘩,再加上有人谣传电不如煤供热效果好,个别村民有些抵触情绪。”宫存勇是名有着41年党龄的老党员,“三亮三清”活动开展后,他主动亮明党员身份,联系6户村民,找回了一名老党员的存在感。为使联户村民明白电代煤的用意,宫存勇挨家挨户地讲政策,还主动带头试用电代煤设备,并把真实效果一一传达,组员们甚至没有任何激烈的情绪就接受了新的供暖方式。

在农村,普遍存在“一高一低”的鲜明反差。高的是各种矛盾的发生频率:鸡毛蒜皮小事酿成的邻里纠纷,政策误读造成的上访事件等屡见不鲜;低的是党员群体的数量和淡薄责任意识:多数无职党员把“一个身份、一份党费、一次选举”作为自己的全部义务,找不到地方使劲也不愿意使劲。这对反差恰与农村迫切需要带头人的实际背道而驰。

“三亮三清”,一方面是要让村集体明晰职责,从家长里短的小事里抽身,挑起担子干大事;另一方面是让无职党员实现从“不管事”到“爱管事”的转变,勇当乡村振兴带头人。丁庄村在将政策宣传、民意上传、平安稳定等纳为党员职责的同时,定期组织党员参与学习、参政议政、评先树优,对各方面工作比较突出的党员优先考虑纳入村“两委”,形成“有为有位”的良好发展氛围。

思想和行为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给懒散惯了的无职党员上紧发条,需要的不仅是激励机制,还有群众认可度的客观提升。“过去是没人拿党员当回事,现在没人拿党员不当‘干部’。街坊四邻的有事就找俺们,小矛盾小纠纷连胡同都不出就能解决了。”宫存勇说,有了“知名度”办事有底气了,自我约束也严格了。

“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会蹄疾步稳。”杨银轩表示,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三亮三清”的创新实践就是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用强有力的组织建设服务乡村振兴。

①党建长廊

②乡村记忆馆内灌婴雕像

③红色丁庄浮雕墙

④展馆外景

⑤“樊迟学稼”农耕文化展厅

⑥智能温室大棚内一角

⑦凝聚各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⑧如景点般漂亮的智能温室大棚

⑨成片的菊花美如画

新闻推荐

创新成果、特色产品“斗艳”创博会 20家企业被评为“四新四化”示范企业

本报记者宋娜通讯员仲继超昨日,济宁市第二届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暨鲁西南“名优特新”商品博览会落下帷幕,博览会为期3天,以“...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产业振兴开新“花”,文化振兴扬家风,组织振兴强党性 乡村振兴的丁庄实践)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