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医药冠名班奖学金发放仪式
△与心心酒业签约仪式
△与广育堂签约仪式
△济宁技师学院京东校园实训中心“今年秋季新生报道入学那天,虽然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是鲜艳的彩虹门、随处可见的喜迎新生的宣传标语,依然彰显着学院喜迎新同学的热情。而最令人惊喜的是,学院今年秋季报到人数3400余人,全年招生4600余人,连创学院招生新高。”10月10日,济宁技师学院校企合作部部长闫运波欣喜地介绍,其中秋季企业冠名班高达45个、约1500人,创历年新高。“这些年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学生就业率和稳定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品牌越来越响亮,招生报名持续火爆也是必然的。”
据了解,济宁技师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与市场接轨、和企业合作,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校企合作”战略,几年来,人才和校企合作工作稳步推进,学院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尹彤魏林娜
积极拓宽合作领域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在学院的实习工厂里,江玄玄一人负责5台机器,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他是2015届数控专业毕业的学生,上学期间就在实习工厂里实习,毕业后留校工作。“虽然我们是实习工厂,但有专家、有老师,技术上成熟,很多公司抢着把产品的初加工交到这里。对于学校来说,等于直接把生产现场搬到学院。”实习厂厂长许洪昌介绍,学生们每周都有实习课,边实习就等于边上岗了。“江玄玄实习技术过硬,毕业后直接留在学院实习工厂工作,现在每月能拿到5000多元的工资。”把生产现场搬进课堂,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诸多模式中的一种。
近年来,学院不断扩大与世界500强和知名央企、国企的合作范围,吉利集团、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万达集团、东宏集团等优质合作企业近30家。在办学模式上,除大力实施“引企入校、入厂办学”外,还通过太阳纸业班学生“暑期入企锻炼”模式、辰欣药业班“产品生产进课堂”模式、万达嘉华酒店班“院企联合育人”模式、山东东宏管业接受实习生的“预分配实习”模式、山东源根石化班“院企联合招生”模式、山东广联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班“奖学金助学”模式等十几种模式培养学生。学院坚持在做实企业冠名班的基础上,紧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遴选优势产业及企业,积极深化校企融合力度,把更多的知名大企业引进到学院。
今年,学院先后与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迪尔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普信模具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山东阳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鸿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山东广育堂国药有限公司、济宁心心酒业有限公司、贝尔国际教育、京东AR/VR-3D建模项目、济宁美景餐饮有限公司、名雅经纬大饭店、山东天虹纺织有限公司、威高血液净化制品有限公司、济信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世界500强——甲骨文OAEC人才产业基地和威立雅济宁丹佳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定向招收企业冠名班。与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控股集团济南分公司等长期稳固的合作企业,学院今年秋季企业冠名班达到45个,开创了学院校企合作新局面。
校企合作师资共享
服务师生、服务企业
今年5月8日,济矿集团与济宁技师学院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济矿集团总经理张广宇对于下一步合作充满信心,他说:“目前是集团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的关键期,对人才有着强烈的渴望,尤其是对产业工人、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地增加。因此,济矿集团选择与‘门对门’的济宁技师学院合作是集团公司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的有效措施。下一步,我们要‘亲戚般地走动、兄弟般地沟通’,并从学生期开始,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从而为集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正如张广宇提到的,现在的校企合作,早已不像以前只是简单地提供实习场所,企业和学校之间紧密合作,学生从上学期间就不断学习企业文化、操作流程等,毕业后不再需要岗前培训,已经是熟练工了。而多年学习企业文化,也让学生早早就形成了对企业的认同感。
企业为了吸引技术过硬的员工,会选派高层领导、技术人员、中高级技师担任学院客座教授、专业带头人或兼职教师,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教学工作;参与学院科技开发、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针对企业需求我们合作开发了一些校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很受学生欢迎。”闫运波说。
此外,学院一体化教师也可以承担企业对应工种的职工轮岗培训,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加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学院也会定期调研企业及师生,了解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协调解决,促使合作持续发展。通过合作,学校和企业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校可以更好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而企业则能更好发挥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
实训练出真本事
高素质技工受追捧
今年28岁的高衍亮是2015届毕业的荣信煤化冠名班中控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荣信煤化工作。短短两年多时间,高衍亮已经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质检计量中心的主管。
“在冠名班里,我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同步学习,让大家记得更牢固、学得更扎实。”高衍亮说,企业专门派了老师给大家授课,加上在企业的实习,毕业后自己很快就融入企业,再加上自己不断学习,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作为一名技术工人,只要你能练出真本领,企业都争抢着要!”
校企合作不仅让学生更好地就业,也为企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济宁技师学院今年与喜星电子南京有限公司达成校企合作模式,100名学院毕业生到公司从事技术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学生们的专业技能过硬,对公司业务接受度高,相比本科毕业生更加踏实肯干,也更注重职业规划。”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全香春对济宁技师学院的毕业生高度赞赏,希望今后能与学院达成长久合作,为企业培养更多骨干技术人才。
“目前,我们校企合作班的学生,就业率高达100%。就业后,学院也会一直关注其后续发展。”实习厂老师尤从政说,此前学习数控机床的学生周忠元,毕业后回到老家梁山自己开工厂,现在每天利润有3000多元;还有一名学生因为技术过硬,被企业挖角后年薪过10万,目前还在申报技术奖项。“现在,很多企业不仅需要技术工人,更需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通过校企合作这种模式,学生在实战中锻炼出真技术,技术过硬,自然受追捧。”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李文豪)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法治是重要保障。经开区坚持法治思维,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