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玲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40年的改革开放波澜壮阔,成就斐然,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性的变化就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改革开放40年,旧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基本缓解
1981年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作了经典概括,即:“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一表述既明确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又提出了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3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供需关系已经发生重大改变。
“落后的社会生产”已成为过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1978-2016年年均增长9.7%,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奇迹。农业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万亿斤。工业迅速崛起,有220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供给不足和短缺经济状态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落后的社会生产”已成为过去,成为历史。
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已得到满足。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大幅增长。2016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826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016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 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30%的富足区间。居民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2015年达9.42年。这表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达到了总体小康,经济上较为宽裕,生活上比较殷实,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得到满足。
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旧的矛盾关系已基本缓解,新的矛盾关系也孕育形成。
进入新时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形成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正确理解新矛盾的基本内涵。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需要和生产(发展)两方面的矛盾,但与旧矛盾的两方面已经截然不同。
第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需要”相较于“物质文化需要”有更为宽泛的内容、更高层次的要求。“生活需要”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物质文化产品,而是需要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发展水平;不再局限于物质文化领域,还包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非物质文化”方面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对他物的需要,更强调需要满足后的“美好”感受,即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等。
第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二者涵盖面不同,强调的重点不同。“发展”是包含“生产”在内的外延更大的范畴。“落后的社会生产” 强调的是“落后”,指生产力水平滞后于“物质文化需要”,是需要和生产的总体数量不匹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强调的是“不平衡不充分”,是发展的结构、质量和“美好生活需要”不匹配。
“不平衡”指的是发展的结构、比例问题。表现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生态等领域发展滞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并存)、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巨大)、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行业发展的不平衡等等。
“不充分”指的是发展的质量、水平问题。40年来我国发展成就巨大,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水平仍然相对落后甚至差距巨大。我们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构成了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正确理解新旧矛盾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原有矛盾会逐步解决,新的矛盾会逐渐形成。当新矛盾取代旧矛盾并处于支配地位时,社会就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矛盾发展具有连续性,不同发展阶段的新旧矛盾前后相继,相互联系。
需要与生产的矛盾贯穿社会主义社会全过程。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始终是围绕供需关系而展开的。在不同的时期,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定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其关键词却是一致的:“需要”和“生产”(发展)。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供需关系不同,社会主要矛盾也就不同。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政治判断,既体现了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又保持了对社会主要矛盾探索的连续性,实现了党在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
(作者单位:中共任城区委党校)
新闻推荐
为全面规范学生小饭桌经营管理行为,切实保障学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自秋季开学以来,济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市组织开...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