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以礼涵养政德的途径

来源:济宁日报 2018-09-10 16:51   https://www.yybnet.net/

陈晓霞

领导干部立政德就要以“礼”涵养。孔子曾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只靠政令和刑法来治理国家,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而用道德引导,用礼制同化,类齐比肩,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因此说,礼是仁德的表现,没有礼也就没有仁德, 没有仁德就没有政德。那么,以礼涵养政德的途径又有哪些呢?

把握礼的本质。“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对于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在《论语·述而》中,他又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就是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礼记?曲礼上》也指出:“礼从宜,使从俗。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记》认为,涵养一个人的政德,实践他的诺言,完美自己的品行,就要行合忠信,言合仁义,这才是用“礼”涵养政德的本质。只有把握好礼的本质,才能做到用礼得当,才能发挥礼的作用。“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更指出礼的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只是为了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可见,礼的运用必须符合礼的本质,必须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情。立政德,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只有这样,政德才能真正立的起来。

以礼约束情义和欲望。“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礼记·礼运》指出,人皆有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情与生俱来。人皆有义,古人称之为十种人义:父亲慈爱、儿子孝敬、兄长友爱、幼弟恭顺、丈夫守寒、妻子听从、长者惠下、幼者顺上、君主仁慈、臣子忠诚。其中,丈夫守寒、妻子听从、君主仁慈、臣子忠诚等人义的内涵已经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不能协调好人际间的情义,就会造成人患,出现你争我夺、互相残杀的混乱局面。要想疏导人的七情,维护十种人际关系,崇尚谦让,讲究信用,避免争夺,除了礼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领导干部为政一方,只有用礼约束情义,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从本质上看,这就是立政德。《礼记·礼运》又指出:饮食男女,是人的最大欲望所在。死亡贫苦,是人的最大厌恶所在。这最大欲望和最大厌恶,构成了人心日夜思虑的两件大事。控制欲望,除了礼之外恐怕也没有别的办法。因此,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有情有欲,必须用礼义约束情欲,使情欲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有礼有度。关于礼的尺度,《礼记·礼运》多次指出,“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杀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又曰“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则是无故,先王能修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故此顺之实也。”从中可以看出,儒家认为,礼的最大特点就是讲究区别,礼数该少的就不能增加,礼数该多的也不能减少,只有这样,才能维系人情,和合上下而各安其位。还讲究因时制宜,顺应天理人情。这对于现代人的启示,就是讲究礼义很重要,但一定要有分寸,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并非礼多人不怪,行礼不当就会适得其反。因此,孔子说:“礼,不可不省也。礼不同,不丰、不杀,此之谓也。盖言称也。”意思是,对于礼,不可以不加以审察。礼有种种不同,该减少的不能增加,该增加的也不能减少。只有相称才正确。对于今人而言,这一的礼仪也只有与面对的人或事相称,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礼记·礼器》又进一步阐明:“礼也者,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设之不当,犹不备也。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显者不可掩,微者不可大也。故《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致一也。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君子之于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君子之于礼也,有直而行也,有曲而杀也,有经而等也,有顺而讨也,有摭而播也,有推而进也,有放而文也,有放而不致也,有顺而摭也。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现代人的礼义虽然与古人有所不同,但礼义的要求不变,礼义要得当、要有度、要因时因地而异。

在新时代,领导干部立政德的有效途径,就是要讲道德,修仁德,尚礼,守礼。礼不仅包括礼仪、习俗,更包括党纪、国法、法制、法规。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时时处处用儒家“礼”的思想涵养自己的政德。

(作者系中国孔子研究院副院长。本文为2018年度济宁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支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新闻推荐

育才中学:办令全社会尊重的学校普育英才结硕果九成学生上本科

2018年9月10日星期一编辑:姬生辉组版:李腾校对:褚思雨专题T07本报见习记者周惠娇通讯员李大盈...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以礼涵养政德的途径)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