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消失的环饼:儿时的济宁老点心你们还好吗 图文 本报记者 崔璐

来源:济宁日报 2018-06-01 09:26   https://www.yybnet.net/

芙蓉糕、长寿糕、牛舌酥、羊角蜜、炒糖、江丝、芙蓉果……这些老济宁最传统的糕点,说起来多少人会吞下口水。点心是老人、小孩以及上班族的适宜食品,曾经这些都是一年吃不到几次的美食,串门走亲戚的重礼。

岁月变迁,传统点心在今天已不再凸显,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传统糕点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食物,某种意义上,它是地方味道的痕迹,也是地方的文化符号。地处大运河中段的济宁,融汇南北,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老济宁糕点文化。

点心是一种礼节食品

“糕点是学名,济宁叫做点心。它不能大量的吃,实际上,很多糕点,就是老人和小孩吃的多,因为以前把糖作为重要营养。糕点除了作为营养品以外,还作为礼节用品,串门、祭祀都会用到点心,直到现在也是。”《文化周末》读者、土生土长的老济宁人梁方苏说。

霍家街、里塘子街,这片距离老济宁商业区很近的地方,是梁方苏小时候的生活地。在他的记忆里,这片区域附近有着很多的糕点铺。“最有名的就是兰芳斋,兰芳斋又分南兰芳和北兰芳。北兰芳是在南门大街路东,院门口对过的那个地方。兰芳斋在电影院北邻的路东。实际上,最早也不在那里,是在市立医院那个位置,就在里塘子街口,路西,四间房子大小,摆得很满。再因为距离近,小孩嘴馋,对吃的高兴,经常去看。点心的名称记得少,记形状记得多,后来大了才开始记名称。”

86岁的张振洋先生,与梁先生一样,是《文化周末》的热心读者和作者,他说点心在以前是很稀罕的东西,是好东西,不会经常能吃到。“因为点心是甜的,不管大人小孩都喜欢吃,但又不能吃很多,所以都很惦记着。以前的兰芳斋在济宁那是相当出名的,里面点心品种很多。”

传统糕点从未远离过济宁人的生活,无论是祭祖、节日、婚丧嫁娶,还是串门走亲戚,都少不了传统糕点的身影,它不仅是传统中稀罕的营养品,还成了走亲访友的礼节用品。

融南汇北的济宁老点心

能叫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济宁的传统糕点花样繁多,梁方苏把它们大致分为了四类:糕是一种,酥是一种,果是一类,饼也是一类。

“糕类的比较常见,比较好吃的有长寿糕,鸡蛋糕当然也好吃,但是送礼一般都喜欢送长寿糕,名字好听,成条状,扁扁的,油没有鸡蛋糕显那么多,老人小孩都吃。”梁方苏说。

融南汇北是济宁运河文化最显著的特点,南来北往的船只在此交汇,各种文化相互交织融合,这也深深影响了济宁的饮食文化,自然也包括糕点。“济宁糕点中有许多南来北往的糕点。南方的云片糕,糯米做的,白条状,雪白雪白的,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冲着吃,济宁人自己也做。还有芙蓉糕,除了芙蓉糕还有芙蓉果,但是有区别的,芙蓉糕的材料也是南方的江米,小粒的,膨化了以后一个一个粒比黄豆大,然后用糖蘸成一个方块,黄色的,很方正,洒上青红丝,卖的时候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山楂糕点心铺里也卖,现在也有很多,这个挺常见,咱们这里做得比较新鲜,现在的山楂条什么的都干一些了。日常小孩老人吃,帮助消化的,家里常买,尤其是它还能配菜,很多坐席的菜配上很好看,像八宝饭里面就常放。”梁方苏说道。

桃酥、牛舌酥……在梁方苏的记忆中,酥类的点心也有很多,“酥类点心的制作材料,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以前经常聊,我觉得不是纯白面,是小米面或者玉米面多一点,它出来是丝状的。济宁通称口酥,里面较好的叫桃酥。我原来的印象,我以为是形状带个尖的,像个桃,但实际上是上面撒了核桃仁,现在还有撒瓜子、芝麻的。从前还有方块的叫方酥,还有牛舌酥,现在还卖。牛舌酥和桃酥不一样,它是白面的,和酥饼、月饼外面的皮差不多,用油和成发面,包了然后烤,上面的油少,桃酥大概油多一点。”

饼类是另一大类糕点,“比较好吃的是金钱饼,上面有芝麻。其他还有各种形状的饼,都记不清名字了。还有一种比桃酥小的饼,也是种酥饼,和桃酥颜色一样,但是没那么酥。因为点心有酥的、焦的、脆的都不一样。还有芝麻饼、麻饼。”他回忆道。

芙蓉果是果类点心的代表,“大概也是南方传来的,也是江米、糯米做的,发得很大,全白的,空壳,外面粘上白糖,包上一层皮。芙蓉果以前很流行,一是好吃,比较甜;二是拿来送礼,一斤可以称很多,提着很好看。跟芙蓉果一样的,还有一种个头小一些的,金黄色的叫香酥果,它可能是一过油,外表就成金黄色的了,成分是一样的。还有炒果,实际上是炒糖的一种,比炒糖更酥。炒糖的形状短粗,颜色略深,炒果细长,跟小拇指差不多长,金黄色,也是外面糖。”梁方苏说。

在果类点心中,他还特别提到了鸡骨糖,“很多人都没见过了,这个是按形状说的,像鸡骨头一样的形状,颜色也像鸡骨头,白发黄,这是外壳,里面是空心的,灌的有麦芽糖,一咬就淌出来了。卖的时候害怕会化掉,就在外面撒上一些白色的粉,这种粉是能吃的,很多点心上都会撒。还有跟鸡骨糖差不多的羊角蜜,它是做成羊角状,里面灌馅,有人认为是灌的蜜,好的大概是蜜,实际上是麦芽糖,稀的麦芽糖。也是江米做的,外面粘上白砂糖。很多外面粘碎糖的点心都是用的白砂糖,其实要的就是口感,嚼起来很有颗粒感。其他粘糖的,像芙蓉果、炒糖外面也是白糖,熬的白糖。”

月饼是中秋节的节日食品,但在济宁人的生活中,平时也是吃的。梁方苏说,“月饼也是一大类,现在只是在中秋节卖月饼,原来平时也有,但是不叫月饼,和月饼制法完全一样,叫饽饽,也叫八件,八个一斤。有时候还做成大象棋子的样子,上面是印上‘車马相士帅……\’也叫棋子饼,它应该是属于硬皮月饼,里面的馅也是各种都有。一到中秋节,这些就叫做月饼了。”

梁方苏回忆的这些都是济宁最通俗的一些点心,他还提到,类似现在卖的小酥饼的开口笑,里面带馅,豆沙、枣泥等各种馅,还有枣泥饼、枣泥卷,还有花生粘、天津豆,这些花生做的点心。在张振洋的记忆中,同样都有印象。他们还讲到了堆沙,“堆沙,大概乒乓球大小吧,圆形的,白颜色,也是糯米做的,中间略空,但不带馅,很松软。所谓堆沙就是外面用白砂糖粘得满满的,不能用绵糖。还有一个它的变种,大概是叫玫瑰球什么的,大致工艺一样,可能就是材料不一样。表皮不再是白色、黄色这些,是玫瑰色,味道也有玫瑰的味道,做得小一些,挺好吃的。”

极具特色的纸绳包装

包装也是传统点心的一大特色,传统点心是用纸绳包装的。在梁方苏的记忆里,以前的店铺里都会从屋顶吊下来一根绳,用来包扎商品。

“以前的学徒,进到店里最先学的就是包装。用那种纸和绳包好,顾客一提溜就可以走了。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去买点心,那个店铺的玻璃柜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点心,孩子一般是没钱买的。有时逢年过节会很自豪的跟在大人的后面,点这点那。最佩服的就是售货员娴熟的手艺,就是纸,一般是把点心分成两摞或者四摞,放在纸的中心,留出四角,翻来转去,一张大纸整个的包裹起来。把一张小红纸盖在顶上,接着用一根纸绳缠来绕去,把包得方方正正的点心五花大绑,之后在头顶上绕两个圈,打个结,最后最精彩的时候来了,售货员一手拽着绳结末梢,另一手迅速转两个圈,猛地一挣,纸绳完美断开,打包完成。整个过程也不过二十多秒吧。”

在《文化周末》五十岁以上读者中,大家对这种包装印象深刻。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出现所谓的食品袋,最早也叫方便袋,果然很方便,也为环保带来无数麻烦。过去的包装,都是可回收、降解的。买生肉、油条,是系一根麻绳提着;熟肉是用莲叶包的,不用打开,就有肉的浓香和莲的清香。

而点心的包装,就是纸张和纸绳。那种纸结实、严密而透气,易折叠,拉力也强,物美价廉,古色古香。纸绳是作坊小厂制作的,盘成一团高挂在点心柜台的上方,用多长拽就可以了。济宁人称作纸经子、经子,虽然是纸做的,但很结实,小孩是薅不断的,要用剪子才行。而在售货员手里,他(她)们包了点心,拿这绳绑扎时,两个手指顺势一拧就断了,不苛刻也不浪费。每次买点心,除了因为好吃的东西咽口水,营业员手上的功夫绝活,也让孩子们目瞪口呆。那时候,似乎每个行业的人们,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甚至哥哥姐姐级的,工作的样子都很帅,运筹帷幄、胸有成竹、手到擒来,庖丁解牛的神奇。

提到传统老点心,多少人心头都会泛起丝丝的甜意。对于这些点心,如今的孩子也许能说出几样来。但他们和以前的孩子一样,只喜欢吃,不习惯记点心的名字。以至许多点心的名字都不知道,慢慢的知道的也忘掉了。而对于蛋糕、泡芙、榴莲酥、凤梨酥、蛋挞等新式点心,他们会更加的耳熟能详。

在过去,传统的点心是孩子们望眼欲穿的,它们代表着生活的富裕和殷实。而今它们变得低调了,除非老街巷、老社区甚至农贸市场,它们身影难觅。

一位五十多岁的读者说,他几乎每周去固定的老街购买老点心,因为习惯了那些老口味。现在想起来,也是当年特别想吃,却很少能买。如今什么食品都应有尽有,想买就买,已经不存在你期待的一种食品了。没有期待,反而是美食的一种欠缺。

和传统点心相比,新式点心比较洋气,加上大批商家一拥而上,很快就覆盖了原有的传统点心。在如今的市场上,新式点心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中点、西点、甜点、水果点心,种类繁多,特别是很多西式糕点品类,进入市场后,巧克力蛋糕、烤芝士蛋糕、冰淇淋蛋糕、乳酪蛋糕……让人眼花缭乱。现如今,各大超市、糕点店里各式各样的中式和西式糕点琳琅满目,虽然也香气扑鼻、美味好吃,但是却缺少了那份醇厚、质朴的味道,更缺少了乡愁,不免让人怀念起传统糕点的味道和境界了。

新闻推荐

高新区首期诗联培训班正式启动传续诗联文脉,为高新区发展鼓劲

孩子高烧致休克,柳行执法大队——十分钟将孩子送医获救治本报济宁5月31日讯(记者孟杰)5月29日下午,济宁高新区...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伊顿工业绿色工厂2018-06-01 01:15
猜你喜欢:
评论:(消失的环饼:儿时的济宁老点心你们还好吗 图文 本报记者 崔璐)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