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网格化智慧环保平台作用,持续推进美丽高新建设。本报通讯员李学良
本报记者于伟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智慧化、科技化的环保手段也越来越“层出不穷”。近年来,济宁高新区不断深化“智慧环保”建设,在环境监管平台建设运行、专职网格员配备、网格化监管制度制定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今,通过一个智慧环保平台,将企业、乡镇、行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互联互动。
网格化管理落实处
企业、乡镇、行业互联互动
“依托原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高新区环境监管平台建立了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并出台了《济宁高新区网格化环境监管方案》、《济宁高新区网格化环境监管量化赋分考核办法》等文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真正将网格化管理落到实处。”高新区环保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高新区二级平台共有专职坐席人员9名,实现24小时值班制,下设5个三级街道平台,配备5名网格长,25名专职网格员。
目前,济宁高新区网格化环境监管综合平台共对接了全区重点工业污染源视频监控50余家、在线监测企业数据30余家,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及经营单位视频监控36家。按照“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将辖区内基本信息录入、事件处理信息动态录入、政策法规宣传等工作落到实处。
“整个高新区内企业、乡镇、行业,到我们的网格员通过这个智慧环保平台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互联互动。”高新区环保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网格化环境监管综合平台通过在线监测、在线监督、在线管理,能实现对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实时监控,实现精准执法、精准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把执法人员从人海战术中解放出来。
打通“最后一公里”
“以干代训”提网格员能力
专职网格员作为网格化环境监管的“神经末梢”,为高新区网格化监管的“最后一公里”打好了基础。
“每位专职网格员均配发信息上报移动终端(手机)和巡查巡逻载具,做到了专人专用,解决了工作距离较远的问题。”高新区环保分局相关负责人说,自实行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以来,高新区利用省级环保督查、市级环保督查、“地毯式”排查、“散乱污”企业排查、10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取缔行动、畜禽养殖排放专项整治、辖区内干支流清理等行动,积极调动网格员参与到各项行动中来,“以干代训”保证了网格员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的提升,为网格员日后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提高网格员的业务水平,去年起,高新区共组织了6次大规模专题培训,邀请市平台业务骨干及其他兄弟单位业务精英对区内50余名专职化网格员和各街道办事处环保办公室人员,进行了网格化监管要求、网格员职责、平台运转模式、重点行业监管检查等内容进行了全面培训。
此外,还印发了《高新区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手册》、《高新区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工作制度汇编》,确保了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人员学习有资料、工作有标准,提升了网格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网格监管内容再充实
细化工作机制保平台运行
为保证制度得到充分发挥,高新区细化整理了巡查、报告、处置、通报、督查和公开等运行管理机制,明确监管对象、内容和频次,网格内实行逐级报告、层层把关的工作机制。
从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及建筑工地、商混站煤场堆场的导则落实,以及到重点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的重点管控,高新区通过专职网格员巡查、二级平台任务派遣,对各种信息及案件的上报渠道做到了合理分布,确保环境问题及时发现,及时上报。
为弥补巡检、督导力量不足的问题,环保分局从社会层面招聘了55名热心环保公益事业的基层环保监督员,多层面、多触角发现和上报问题。
“当平台坐席人员接到网格员巡查上报问题、发现有数据超标或上级派遣督办件等问题时,会根据行业导则分类以转办件的形式通过电子邮件转发至各个行业部门、各三级平台进行办理,并限时督办、电话提醒。”高新区环保分局相关负责人举例说。
此外,对于“环保部强化督查”、“省市环保督查”等各项督查行动中发现的环境问题,由高新区各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及网格员负责及时查处、现场核实、督导整改,并将查处、核实、整改结果上报二级平台。在问题整改以后,网格员还将组织“回头看”行动以保障问题整改的质量。
为进一步强化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运行,高新区还成立了环境问题后督察组,真正做到了发现问题及时,督查及时跟进,案件整改到位,有效推进了问题处理规范化。
下一步,高新区环保分局还将充分利用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拓展多项业务,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的任务接收、派遣、督导、调度、反馈。同时,继续完善“一员三档”内容,摸清企业信息,查清企业污染因素,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环境监管力量,提升网格化环境监管队伍专业水平,持续推进美丽高新建设,让居民共享碧水蓝天。
新闻推荐
培育储备人才 改变营销模式 助力动能转换 任城电商创业活力迸发
本报任城讯(通讯员崔艺献刘玉充)近日,王斌的淘宝店“兰曼花草茶”升级为蓝钻店铺。去年10月份,王斌参加了任城区举办的电商培...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