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洪玮 张美荣
4月11日,兖州区政府与泛华建设集团投资10亿元的兖颜路改造提升工程奠基。这意味着兖州颜店工业新城建设步伐提速,产城融合、产出一体化新城建设理念正被付诸实施。“主动对接融入济宁主城,接受辐射带动,顺势而为完善提升兖州城市功能,不断放大生态宜居城市圈,这里将崛起一座新城、一片园区、一个地标。”兖州区主要负责同志向笔者描述着未来憧憬,这块总面积40平方公里的沃土将成为兖州未来5—10年经济发展新板块,也必将成为兖州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和示范样板。
受泗河和京沪、石新铁路影响,兖州城市发展受到制约,人口密度大,车辆拥堵,承载压力较大。直面问题不回避,迎难而上看作为。从去年开始,兖州区推进“韦园、木材公司棚户区改造”,打通冀州路等6条断头路,启动北护城河东段景观工程,打造城水相依的环城水系。今年一开春更是加快实施九州路提升改造、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供热扩面等八大工程,不断扩大城市圈,让市民共享城市建设红利。
兖州区住建局部门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兖州区积极推进了路网、绿化、水系三大工程,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打通滋阳路、冀州路和丰兖路,维修城区主次干道13条、小街巷26条,畅通城市路网。启动实施了13项绿化工程和城区“增树添花”工程,新增城区绿化面积23.4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绿化覆盖率。实施大安河北延、西南护城河改造工程,规划建设平原水库,泗河综合开发堤防主体完工,打造“一河润古郡,六湖映兖州”的生态水系景观,建设宜居城市。
“我们感谢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今年又开始了创建全国森林城市,不在乎得块牌子、取得了什么荣誉,市民得到的益处看的见,感受得到。”家住东城老区的王新民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去年以来,兖州区在全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以五城同创为总抓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美丽兖州,从打造精致城市着手,大力实施街巷、庭院、小区景观改造,积极建设社区小绿地、小广场、文化角。全力抓好范堂、韦园等棚户区改造项目,狠抓村居绿化、亮化、美化 “三化”工程,全面推行物业管理,实现环卫保洁的精细化、常态化,建设宜居宜游城市,让广大居民生活得更舒坦。
兖州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交通区位优势优越。济宁都市区融合发展,鲁南高铁、济宁新机场搬迁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为兖州拓展了广阔发展空间。机遇面前,兖州区更是抢得先机,迅速抓住机会,按照“东疏西融南优北控”的思路,积极推进“一带两城四区”建设,全面地融入中心城区,加快建设济宁城市副中心。
坚持交通先行,全力对接、服务济宁机场、鲁南快速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时间节点做好争取工作。327国道改线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北护城河路下穿京沪铁路立交桥、滋阳路贯通和冀州路南北延伸工程建成通车。完成了35万平方米的房屋征收,改造了老旧供气管网13.1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50万平方米。逐步完善新城区文化、教育、商业等配套设施,提升了西城区功能品质。
走进小孟镇梁村,白墙灰瓦的民房、宽敞整洁的街道,整个村落犹如一个大花园,房在园中、人在花中,处处是美景。去年以来,兖州区坚持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村村见行动、镇镇有片区的大好局面。目前,全区235个整治村全部达到环境整洁村建设标准,建成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4处,8678户居民完成改厕,改造农村危房68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网80公里,全区基本实现了“镇镇通天然气、村村通公交车、户户通水泥路、家家通自来水”。
“今年,兖州区将继续以完善城市功能、满足市民需求为重点,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公共保障能力,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区住建局负责同志介绍,上半年启动华勤电厂东线供热工程和兴隆电厂新上锅炉、供热扩面工程,扩大集中供热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确保供热效果,提高群众满意度。着眼长远,合理布局,加大供气管网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供气管网闭合圈。适时启动第三水厂建设,增强供水保障能力。发挥大安镇全国重点镇、颜店镇市级重点小城镇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提升镇驻地规划建设水平,加强日常管理,改善镇容镇貌,打造各具特色、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小城镇。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按照“从严管理、标本兼治、确保长效”的原则,继续对全区7个小城镇开展镇驻地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治脏”成果,突破“治乱”难点,解决“治差”瓶颈,打造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小城镇。
规划整齐的城乡道路、宜居舒适的社区、大面积的增植绿化……一个充满魅力而且不断放大的城市圈正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幸福着54.3万市民。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5月17日讯(记者张帆)今天下午,济宁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网上申报工作培训会议。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网上...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