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昭晖 通讯员 李富荣 孙灿
作为汉代地下墓室、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汉画像石被誉为“绣像的汉代史”,对汉代以后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济宁是汉画像石分布最为密集、发现数量最多的地区,也是汉画像石两大发源地之一的中心区域,素有“中国汉碑半济宁、济宁汉画甲天下”之美称。4月14日,主讲人胡广跃带来讲座《济宁汉画像石》,和市民一起感受济宁的汉画之美。
1
近三千块汉画遗存,天下汉碑半出济宁
今年2月22日,中国汉画艺术大展在北京山水美术馆举行,在此次展览上,汉画像石展览区域达到1万平方米,包含587张(组)汉画拓片、165平米背板、2600米边条,如此大的规模使得此次展览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汉画拓片专题展。
“2000年前咱们的祖先就能有这么奇幻瑰丽的想象,同时又有水准如此之高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宣布展览开幕后,中国当代著名造型艺术家韩美林激动地表示,对于先人遗留下来的文化财富,他的崇拜之情难以言表,在其看来,汉画是现象级的文化艺术,它们的价值是无可估量。
所谓汉画,指的是中国两汉时期的艺术,其涵盖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画绘,包括壁画、帛画、漆画、色油画、器绘等;另一部分则是画像石、画像砖、画像镜、瓦当等浮雕及其拓片。济宁汉文化遗存丰富,是汉画像石发现和研究方面起步最早的地区,无论是最早记录汉画的著作——西晋戴延之所著的《西征记》,还是宋代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的《金石录》,亦或是南宋洪适所著的《隶释》、《隶续》,关于济宁汉画像石都留有浓墨重彩的记载。同时,济宁地区最早使用了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方法去研究汉画。清乾隆年间,书法家黄易于画像石所在地调查勘探,发掘出埋入地下的武氏祠画像石,并采取了保护措施。
从汉画遗存出土数量、质量上皆位于全国之首。济宁一带的汉画遗存,从数量种类上有近三千块,种类上有祠堂、宫殿等地上建筑构件,以及石椁、石室等地下墓室构件,可谓种类齐全,品种繁多。因此得到“天下汉碑半济宁、济宁汉画甲天下”的美誉。
2
厚葬之风盛行,汉画像石陪葬彰显尊贵
关于汉画像石,不得不提的还有两汉时期的厚葬之风。从汉武帝开始到其后世的继任者,他们在生活中追求奢华,从刚登基就开始为自己建造庞大的茂陵,其在位期间更是不断地收罗奇珍异宝,死后放进自己的坟墓里。到了东汉,厚葬风气更甚,东汉皇帝的陵墓往往高大成山,其中又以汉和帝慎陵最广,约达380米见方;而汉安帝恭陵则建得最高,达到约35米。在这种最高统治者的倡行、影响下,皇帝以下大大小小的郡国统治者纷纷效仿。诸侯王及大臣去世时,朝廷也会赠送大量钱币和珍宝以充葬资。像汉画像石这类艺术作品,不少都被陪葬在王公大臣的陵墓中。
厚葬的盛行很大程度要归因于制度和思想层面。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一家独大,其提倡的“孝悌”便被确立为治国核心思想。在官员任免选拔方面,汉代实行举“孝廉”制度,郡国推举以孝悌闻于乡里的人进入官场。在这种风气下,出现了厚葬成风的局面。东汉人王符在《潜夫论·浮侈篇》中曾抨击这种厚葬风气,说:“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冢,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或致刻金镂玉,樗梓楩楠,良田造茔,黄壤致藏,多埋珍宝、偶人、车马,造起大冢,庐舍祠堂,崇侈上僭。”这充分说明东汉末年以厚葬为“孝行”的风气非常流行。
如果向前追溯,厚葬风气仍有历史根源可寻。人在尚未脱离荒蛮时,由于没有力量征服自然,加之对死亡等现象认识不清,便产生了对神魔的敬畏之情,他们相信死者到达另一个世界同样需要和生人一样吃、喝、穿、住、劳动、游玩。所以就把死者生前所使用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装饰品等放在一起作为随葬品,来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和爱护,并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使用。
3
萌芽于时代土壤 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汉画像石作为一种文化产物,萌芽于汉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土壤,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西汉政权建立后,结束了连年征战局面,奠定了全国统一的政治格局,社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恢复生产、奖励农耕、发展经济成为当时首要任务。位于汶泗流域的济宁农业生产发达,是当时全国最为富庶地域之一。西汉初年农业经济优惠政策,促进了地方生产力发展。从出土文物也可看出当时农业生产发展的盛况。
两汉时期,社会政治格局稳定,这种社会政治形势相对安定的局面,为碑刻的存在、流行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在济宁地区,既有郡县又有封国,体现了其在最高统治者眼中的重要地位,这些诸侯王的宫殿和日常生活、墓葬非常豪华和奢侈,也间接决定了济宁地区汉画像石的高产。
作为孔孟故里,济宁地区的文化一直相当繁盛,也奠定了“天下汉碑半济宁”的基础。早在战国时期,鲁国对学者十分礼遇,对文化教育相当重视。鲁文化的繁荣影响鲁国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尤其以儒家思想最为突出。两汉时期,济宁地区著名经学家有二十多人,他们研读经文、阐述精要,著书立说,并教授弟子传播儒学,济宁地区成为两汉经学研究中心,担负起了儒家经学发展和传承重任。在济宁出土的画像石中,宣扬儒学文化思想内容占据相当份量,画像石中讲经授弟子场面、忠孝节义历史故事、车骑征辟、养老赐杖、礼乐教化等等,都能见到鲜明的儒学文化和儒家伦理观念烙印。
主讲人:胡广跃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构建完备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全市域森林生态系统,努力建设林城相依、林村相依、林水相依、林山相依的森林城市,塑造“水韵圣城、森林济宁”的生态之城形象,城市绿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环...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