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济宁市地名办按照市政府要求,举行了由史志、文广新、国土资源、公安、规划、住建、城管等市地名委成员单位和部分专家出席的论证会议,对任城区提报的36条道路命名方案和多年来形成的“一路多名”现状进行论证。
为加强城市管理,根据省市地名管理办法规定,任城区政府对新产生的36条道路进行了先期论证,提交本次会议进一步论证。这36条道路总共分为三大片区,涉及任城经济开发区片区、南苑片区、东南华城片区和部分外延道路。
地名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此次提交讨论的36条道路中,有19条位于任城经济开发区内,占了一半还多,成为了专家讨论的重点。任城经济开发区位于安居街道,作为曾经的运河名镇,安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安”“居”两个字也有着吉祥的寓意。讨论中,专家们从多个角度深度解读安居的文化元素,认为这里的地名应更多地体现地域文化的特色,留住乡愁记忆。
原济宁市地名办主任张培安说,“前期任城区做了大量的工作,每条道路都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论证。任城经济开发区的道路的命名,因为地处安居,一开始提出以‘安\’和‘居\’字开头,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整,加了一些当地的文化元素和人文记忆。其中一条西苇路,就取自济宁古八景之一的‘西苇渔歌\’。这一片区的道路都是处在新建地区,没有成型的建筑作为依托,起名有一定的困难。就像如果有个体育馆,可以叫体育馆路,但这里没有这些建筑。唯一一条汽车西站路,就是依托汽车西站起的名字。西五里营路是因为这里有个西五里营村,保留了老村名的历史记忆。迎河路正对大运河,因此得名,英创路、英泽路都是体现这个区域的群英荟萃之意。”
原济宁市博物馆馆长朱承山认为,“任城经济开发区这一部分是全新的片区,很多村庄不存在了,只是极个别的地方保留了原来的村庄。像西五里营,当时就觉得应该保留下一些这个区域原来的地名,所以把一条路命名为西五里营路。其余的道路基本都是新的名字。当时就提出南北向的以安打头,东西向的以居打头,配合组成一些吉祥语。居字头的后来去掉了,起了一些新的名字。东南华城片区的道路,基本上没怎么改动,毕竟这里已经建成,有些路也已经叫了很长时间。但是这一片区还有一部分现在并没有建成,建议下一步,这一部分建设完成后,就利用现有路名延伸,不要再增加新的路名了。几百米就取个路名并不好。南苑片区这块,照顾了一些区域内的地标性建筑,位于文体中心南面的文体南路,小区里的小路基本都是新的名字,这块基本尊重当地居民的意见。”
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杜庆生认为,地名要留住过去的记忆。“路名是地名的一部分,地名文化是承载城市历史,彰显城市个性的文化。给道路命名跟给孩子起名一样,要响亮、大气,易记易传。要突出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起的名字要有文化,有故事。像西苇路源自任城古八景‘西苇渔歌\’,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古景的联想和记忆。还有大悲庵路,大悲庵在济宁人的心中有很深的印记,把它作为一个路名也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再有就是西五里营路,西五里营是运河上的名村,用这个作为路名也是很有意义的。 地名一定要和区域特色相衔接,尤其注意运用好原村、原街,已经有的地名、建筑,留住过去的记忆。”
“任城经济开发区区域的道路命名,应该是这几个片区里比较重点的一块,我感觉这些名字体现的地域文化和乡愁记忆相对较少。这么大一个片区,有些东西如果能用地名的形式留下来,应该是很有意义的,如果消失了很可惜。接庄那边有一个南贾村,原来并不是这两个字,而是‘赧稼\’,后来演变成现在的名字。原来这里是孔子的弟子樊迟问稼的地方,樊迟向孔子请教该怎样才能种好庄稼,孔子的回答是他种田的本事比不上有经验的农民。樊迟又接着问老师怎么样种菜,孔子对樊迟说他种菜比不上菜农。当然,这个村子没有消失,还叫南贾村,而且分为了三个行政村,但是这个名字的字改了,地域文化的东西就被破坏了。所以,应该把那些历史沉积下来的,文化的东西多体现一些。现在任城经开区所在的安居,曾经出过一个大司马——徐标,他的老家应该就在这附近。他的家乡被称为百岁庄,因为他的母亲活到100岁,当时给他母亲庆寿的时候,所有的济宁的士绅都来这里给他母亲过生。我觉得类似这样的东西应该被利用起来。还有现在,一说马场湖,人们都弄不清到底在哪个范围内,如果我们在这里不体现马场湖这个名字的话,这个区域就无处找寻了。我建议找寻一下马场湖经过的地方,就叫一个马场湖路。”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高建军也认为,地名要更多的体现地域文化的乡愁记忆。
“之前几次参加任城区、高新区和太白湖的地名考察论证,我觉得地名要坚守一个原则,乡愁和记忆;明确一个理念,地名是城市天然的广告,而且是不花钱的广告,这是宝贵的资源。”济宁日报《文化周末》主编成岳说,“沿途有村庄名的,有著名标志的,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就叫那个名字就可以。比如说苇子河,方案里面叫苇河路,不如就叫苇子河路。从传播习惯来说,地名不要和其他固定词组谐音。地名不怕小,不怕土,越这样越有乡愁,越有历史的遗迹在里面。关于任城经开区片区,如果是以安居为中心来做的,建议还是用安居这块牌子。地名是独立的文化,但在建设过程中也需要整个社会联动。安居这两个字寓意吉祥,自古又是运河重镇,如果这片区域和安居相关,不妨叫安居一路、安居二路,直到安居七路,可以这样标数字,安居这块牌子因为这几条路就能够擦亮。”
水利专家孙培同从安居和马场湖的历史进行了解读,“安居在济宁来说,是一个古镇。我们现在正在搞运河经济带,通过起这个名字,能够把沿运的一些著名的乡镇抬升起来,这对提高地域知名度有很大的意义。安居出现过很多的名人,从明天启五年到清乾隆十三年期间,安居沿运的9个村庄出现4个进士,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徐标,还有一个祖孙三代都是进士的也是在安居附近。安居不仅文人很多,而且附近民间文艺很多,包括各种民间艺术。安居豆腐丝,安居木匠都很有名。济宁有古八景,安居也有古八景。所以,安居是有着很深厚的文化积淀。济宁以北有北五湖,安山湖、蜀山湖、蚂蚱湖、南旺湖,最下面一个是马场湖。马场湖是创建水柜,蓄水济运最下面的一个工程,明清时期多养军马,所以叫马场湖,因为在济宁以西,济宁人又称济宁西湖。”
老地名是一种传承
“一路多名”是济宁老城区道路的一大特点,据济宁市地名办梳理,目前,济宁市城区分段命名的道路共有45条,其中东西向共有23条,南北向共有22条,有的一路两名,有的一路三名,有的甚至一路四名。分段命名的道路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呈现出从城市的中心向城边由强到弱的密度分布。目前市民对道路分段命名反映比较集中的路是“常青路——吴泰闸路”“秦庄路——海关路——海关东路”“古槐路——任城路——王母阁路——荷花路”。“一路多名”是城市变迁的印记,记载着城市一步步的发展。讨论中,专家们认为,老城区的地名要以保护为主,尽量不要轻易的改变,要让地名成为城市的记忆。
成岳认为,从传承和乡愁的角度,过去旧有的地名一定不要动,要留存下来。 “每个地名,无论街名、路名,还是村庄,亦或城市名,都有它的历史沿革,这个名字留存到现在,本身就是一种传承,就记载着有史以来的乡愁。一路多名问题跟历史的沿革和城市的变迁有着直接的关系,旧有的地名不要再做改变。一路多名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比较麻烦,一条直线上,走一段一个名。但最重要的是,济宁老城区原来也不大,传统的说法‘从东到西三里三,从南到北三里三\’,就是这么大一个小城。比方说外地人问你,为什么叫环城路?你就可以说,环城是环的什么城,这就是历史和传承。这次的方案里面涉及到环城北路的西延,西延的路段不应该再叫环城北路了,之所以叫环城路是因为它是环绕的老城。至于西延段,可以看未来它会向西延伸多远,到时候再给它定名。一路多名的问题,还是应该多考虑历史,涉及到老城区、老济宁的就不要再做改动了。有一些新路从地图上看是不是打通不太清楚,但其中的一段就开始命名了。老城区之外的新路,新区的路,只要能贯通的,不管修通没修通,就可以叫一个名就是了。老地名千万不要覆盖,像古槐路也没有太长的历史,再之前是南门大街和北门大街,还有红牌坊,现在一个名就直接都给覆盖了。现在的年轻人很多不知道南门,再说南门口、南门里、南门外就更不知道了,这些地名文化就必然消失。”
济宁市委党校教授时鑑提到了如何从长度上把握道路命名的问题,“在方案里提供的地图上看,很多路都是只有一段有名字,而另一段则没有名字,从图上看这些路应该是一条路。如果说有些道路在规划图上只建完了一部分,建议全部建完后就将现在的路名延伸就可以了,不要再另外起名字了。多长的路应该进行分段,应该另取新名,建议最好能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常青路——吴泰闸路这条道路,两段都是以古迹命名,常清观、吴泰闸都是很有名的古迹,去掉哪个都不好,把这条路再人为的统一成一个名字并不好。”
“地名的本质是指位性和指代性,为什么叫这个名,就是要指示到这个地方。城市是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这些名称都是历史上形成的,都是当时的人根据城市的发展叫的名称,如果消失掉会产生很多问题,历史消失了,文化消失了,家园感消失了,指代性也消失了。像我们的城市,有些路分两段或三段是科学的。”张培安说。
济宁市周易学会名誉会长王广星,在讨论中提出了道路的命名要从整个城市的大框架来看,在这个大框架之下,各个区域内部再建立自己的小框架,挖掘本地域的文化。他说,“从城市路网的大局来整体看,把城市道路大框架画出来,主干道、快速路,然后再细分支线、小路。每种道路的命名确立一个原则,或以人文地理命名,或以历史发展命名。”
地名就是要留住乡愁,留住历史记忆。这是几年来《文化周末》记者在地名专家“济宁论剑”的智慧碰撞之间,读出的文化心理和传承发展理念。每个地域的文化渊源不同,它的历代聚居者依照天时地利人和奠定与传递了独有的地名文化,并与民族的文化相浸润、相融合,而汇聚成文化的大观,有着明晰的创造、传承和发展脉搏与源流。地名是相对固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可以推进的。但是,今天的建设者必先尊重文化的传统和历史的规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将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这也是济宁地名文化学界多年来形成的共识。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4月19日讯(记者唐修岳)今天上午,全市社会组织集中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推进暨培训工作会议召开。本次集中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旨在切实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升社会组织整体发展质量,进一步发挥...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