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刚升起一竿子高,捞了一篮水杂菜,摸了十几条草鱼,担起挑子向西北蹒跚地奔走,他奔几步换一换肩,奔几十米歇一歇脚。回家的这十三里大洼。可得歇二百多次。这个穿着破烂衣裳、瘦骨如柴的劳动者,就是我们的姥爷——程宪亭,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六十年前,微山湖东北角一片沼泽地,那是姥爷居住的老家。今天,在院子里,长廊中,我们兄弟围坐在姥爷身边聆听着……
姥爷说,出去捞水草、捡草根时,我眼前晃动的是老师讲课的情景;在家打水、扫院子、喂猪时,我眼前出现的是同学们欢笑的样子……在家度过的每个日子漫长而无趣,整颗心像是空气中的一粒尘埃,随风飘荡,没着没落。每个傍晚,一天要做的事情做完之时,我便蹲在院子的一角,手托着两腮,呆呆地看着如血残阳悄无声息地隐没在天际,心里空荡荡的,像无星无月的夜空……
几天后的一天清晨,太阳高高兴兴地从东方升起,毫不吝啬地放出明媚的光芒。房子、树木、花草、牛羊……沐浴着柔和温暖阳光,一下子也都变得金光灿烂了。
“宪亭,你这几天都没来上课,怎么回事?”我像往日一样洒扫庭院,一个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传入耳畔。
“赵老师,您怎么来了?您今天没上课。”我赶忙放下扫帚,走到老师跟前,“进屋坐下喝口水吧!”
“你到底怎么回事,一连几天都不上课?这几天班里事太多,也没抽出时间。”
我一时答不上话来,只能抿紧嘴唇,手指缠着衣角,局促不安。
“到底怎么啦?快说话呀,你这孩子,想急死我了吗?”
“我……我……我爹娘不让我上了……我上不起学,交不起学费,吃不起饭。”我涨红着脸,从齿缝中挤出这两句话,声音低得几乎只有自己听得到。
“噢,这么回事。”赵老师轻吁了口气,“那我给你交学费,你的一日三餐我来管,跟我家吃饭,只需来上学就行了……你爹娘呢?我跟他们说一声,让你现在就跟我去学校。小孩子不上学怎么可以呢?学必须要上的……”
那个早晨,赵老师从我家回学校时,我也跟了去。我们师生俩一高一矮,一前一后,在熹微的晨光中,向学校欢快地走去……
“姥爷,您的老师真好,那您就可以跟着老师天天吃好的喽!”我们欢快地说。姥爷慈祥地笑了,摸了摸我们的头皮,看着天边快要落山的夕阳,叹了口气。
“那是个怎样的年代呀!”家家户户都勉强度日,草根、野菜都被当作充饥的食物,我每周两次拾柴、挖菜来维持家庭生活。我的老师赵德玉先生骑着自行车接我回学校下午上课。要是我能全天上课,中午,恩师必定拉着我回他家吃饭。赵老师家的日子也很艰难,精打细算,才能保证不断粮。我怎能忍心去抢他们家人口中的食物呢!我坚持不去。恩师的母亲再让恩师叫我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我去为止,她老人家常说:“一人匀出一口饭来,也能填饱肚子……”饭后她老人家还要给我补习功课。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是孔德成先生启蒙老师的千金。
每年的暑假,跟着母亲,随着三个姨妈,我们兄弟几个从大江南、长城北、天山脚下聚拢到济宁听姥爷讲恩师。姥爷说:“初为人师,我不知道如何面对讲台下几十名学生,看着他们那一双双真诚而又热切的目光,我竟然紧张激动,忐忑不安起来。我不知怎样度过的第一节课,只觉得下课后手脚都是冰凉的,身上都是汗。赵老师鼓励我、安慰我,让我不要紧张。备好课,该讲的内容一定熟记于心,成竹在胸;一定要注意讲解内容的层次性,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要对学生有耐心,要循循善诱,不要焦躁,不要吼叫,课堂上一定注意观察学生的状况,要和他们多互动,多交流,而不是自顾自地讲解;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在恩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慢慢走出紧张焦躁的困境;课前备足课,课后认真总结经验,找到不足。因此在教学上提高得快,还写了教学论文《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中》,也是在恩师的帮助下先于1992年10月在《小作家报》上发表,后在省级征文活动中获奖。
姥爷有些动情,停了停,激动地说:“没有他,我不知道得多长时间才能走出初为人师的忐忑紧张的沼泽地;我不知道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做一个好老师。我真的该好好感谢我的老师赵德玉先生!他是我教育事业中的砥砺石、指挥塔、航向标!”
前几年,姥爷又幸运的遇见了他想念多年的老恩师——赵德玉先生。姥爷紧紧地握住了老师的手,激动得不知说啥好。当姥爷谈到他写了一百多本读书笔记时,赵老师的眼睛突然间特别明亮,他坚持到老爷家简单的翻阅了这些笔记,然后一脸严肃地交代姥爷:“这是你毕生的心血啊!宪亭,你一定把它们整理成册发表出去。”赵老师这么一说,姥爷心头的希望之火迅速被点燃了,还蔓延到全身,不可遏制。姥爷想,是啊,我为什么不整理成册?好歹,我没白到这世上走一遭,我总要留下一点点痕迹。
当赵老师一气读完我的365句《人生前言》《人生中言》《人生存言》《人生留言》四部语录时说,《人生前言》帮人们了解社会,《人生中言》提醒认识事物,《人生存言》教会预防百病,《人生留言》指导教育后代。这365句话堪与东汉神农的《本草经》、拿破仑·希尔的《365堂成功课》和崔钟雷的《365夜》相媲美。既然孔子有语录体的《论语》流传数千年而不衰,我们就把这365句作为学习孔圣先哲的体会,定位《新论语卷》,与我的诗词歌赋《新古典卷》合为一书,命名:《人生真情珍言》,封面加上提示语:珍言一句名哲理,真情一诗壮山河。《人生真情珍言》伴您穿越时空,超越自我,走向成功!
就这样,和赵老师共同拍板定下书名,便由姥爷尽心尽力地整理成册后,赵老师又帮姥爷写了序和编后语,文章言简意赅,特别中肯。后来,又帮姥爷联系了出版社。他老人家忙前忙后,不辞劳苦,终于圆了姥爷的梦,姥爷的第一本书《人生真情珍言》新论语卷问世了,我们都十分高兴地为姥爷祝贺。
后来,在赵老师的一再指导下,姥爷又出版了《大众律诗1000首》《词赋1000首》,为《人生真情珍言》的续集和第三集。2017年的一年里就出版了三本书,而且相继被档案局和市图书馆珍藏,心里好痛快!
姥爷的庭院里有一百多棵花草树木,一年四季的鲜花散发着阵阵幽香,舒展着生机勃勃的绿叶。
我们坐在树荫下,望着姥爷听讲恩师——
赵老师常说,“知足常乐”是父母从小教育他的“名训”。他还说,做人要懂得感恩,一要感谢父母恩,二要报效祖国恩。他在经历了人生的艰难困苦之后,没有怨言,无怨无悔。宽厚包容,始终充满自信心。
刘项清摄影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盖鸣霆通讯员孙远见李坤日前,济宁市交警支队市中勤务大队民警在巡逻过程中发现一辆超载的大货车。然而民警准备对其检查时,在一旁护送大货车的私家车却多次试图别停警车,并通过对讲机怂恿大...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