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他才比山薮,思并江河,辞彩华茂,骨气奇高。特别是他那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更是脍炙人口。 “七步成章”的美名,不翼而飞,百世留传。
曹植墓座落在东阿县城南鱼山西麓。鱼山虽不高,地势却好,东、南两面有济水 (今黄河)萦绕,合为襟带;对岸群山起伏,攒峰耸翠;北面沃野千顷,一抹平川;可谓山青水秀,风光宜人。
曹植生前就选定了这片沃土,死后要葬于鱼山。其子曹志,根据父愿,依山营穴,封土为冢。南临星落陨石,北倚羊茂平台。该墓始建于魏青龙元年(233年)三月。 1977年3月在曹植墓砖壁中发现一块阴刻铭文砖,记载了当时的修墓过程。其铭文曰:“太和七年(应为青龙元年)三月一日壬戌朔十五日丙行兖州刺史侯昶遣士朱周等二百人作毕陈王陵各赐休二百日别督郎中王纳主者司徒从掾位张顺。 ”这无疑说明,真的曹植墓就在这里。
墓旁有隋开皇十三年(593)建的《曹植墓墓碑》甚为珍贵,该碑通高257、宽103、厚21厘米,碑顶呈半圆形,碑文篆隶杂用正书,结构严谨,字体奇异,笔力遒劲,文22行,每行42、43字不等,共931字。另外还有两方石刻也较为珍贵:其一是明传碑,可惜年久风化,字迹剥蚀严重,仅能辩认碑冠 “魏陈思王传碑”6个小篆体大字标题;另一方是大明弘治八年山东按察司洽阳九皋子用章草狂书的一首七律。墓前还有清代题诗碑和民国墓碑各一幢,保存良好,令参观者赞不绝口。
新闻推荐
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动能转换 安居街道“三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任城讯(通讯员褚倩倩徐华)任城区安居街道作为城市西跨发展的桥头堡和主战场,坚持以实际行动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诠释责任与使命担当。街道上下呈现出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的新气象...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