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俐 通讯员 姜海珍
2018年,济宁高新区实施六条工作线,并开展六大主题攻坚年活动,作为全区推动工作的总抓手,为全区建成新旧动能转换引领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的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确保高新区在济宁区域内引领示范、走在前列,在国家高新区坐标体系内赶超跨越、争先进位。
六条主线
1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线
以“发展高科技、聚集新产业、培育新动能”为核心,布局蓼河新区、新能源新材料、华能如意、现代服务业、大健康产业、泗河现代农业六大动能板块,突破高端装备、医养健康、纺织服装三个“千亿级”和信息产业、新材料、现代服务业三个“五百亿级”的六大产业集群,强化组织实施、人才支撑、金融支撑、开放带动、政策支持、项目引领六大保障,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全面迈进蓼河新时代,建设成为基于新生产要素驱动的新旧动能转换引领区。
2产业集群培育工作线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优势资源向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园区集聚,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初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聚区域和产业集群。聚焦扶持优势企业培育产业集群支撑点,支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产业集群配套企业。创新产业集群培育机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3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工作线
以优化人居环境、促进产业集聚为主线,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为着力点,力争利用3年的时间分期分批分类实施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支持企业在园区新上项目、开拓布局,推进产业向专精特新优的中高端迈进,不断优化高新区发展格局,提升城市发展承载力。对退城进园企业,各园区应及时跟进,靠上服务,快速解决项目建设、企业运行中出现的新困难、新问题,为企业发展出实招、办实事、解难题,形成服务企业长效机制。
4土地集约利用工作线
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对全区范围内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闲置低效用地进行清理,规范用地行为,为加快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旧动能提供坚实的用地保障。
5河湖水系路网贯通工作线
启动蓼河新区42平方公里城市总体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统筹城市功能布局、空间形态、道路交通、城区绿化、水系景观等,为下一步城市建设提供实施依据;高标准、高要求做好“水系、水生态、水环境”层面规划,构建布局合理、相互贯通的“三片三廊、四纵五横”城市水网格局,科学调配水资源,形成自然流动、风光秀丽生态水环境。
6绿化亮化提档配套工作线
城市道路绿化提升,对红星路东延、崇文大道等8条道路,崇文大道与宁安大道、同济路、康泰路、海川路4个路口以及同济路与孟子大道交叉口进行绿化提升。在规划绿地外,住宅小区绿化发展墙面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立体绿化,营造特色鲜明的居住绿化景观。城市亮化工程,对全区灯杆安装单灯智能化控制系统,对现有130台服务终端升级改造,实现全区路灯单灯控制。
六大主题
1人气商气提振攻坚
坚持规划引领,促建设、强配套、美环境、惠政策、优服务,将高新区打造成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生态优美的东部新城,跨进蓼河新时代。统筹布局居住、商业、休闲、娱乐、医疗、教育、养老等城市功能载体项目,在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环境上实现新突破,打造优越的生态环境、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让本地人民生活的舒适,有获得感、幸福感,带动外来人口来蓼河新区创业、居住、生活。
2项目落地提速攻坚
以2018年“双百工程”项目建设为核心,凝聚全区力量,集聚资源要素,全力打好项目落地提速攻坚战,通过压实责任、靠上服务、动态管理,快速实现洽谈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投产一批重大项目,确保产业振兴优质提速,改革创新活力释放,基础建设聚力突破,民生民利不断改善。以激活投资为导向、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重点项目为支撑。
3一区十园提质攻坚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实施“双带”工程,推进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把“一区十园”打造成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和引领区域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推动“一区十园”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全市园区建设发展和管理服务的样板。推动5个街道属地园区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加快4个专业园区跨越发展提档升级,年内建成5个百亿级产业园区,支持蓼河新区提升形象;提升“一区十园”承载能力,系统推进生产配套设施建设。
4营商环境提优攻坚
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行政权力清单、梳理审批负面清单、梳理涉企收费清单、梳理证明材料清单、梳理中介服务清单“五张清单”。深化集中审批改革。完善市民中心大厅服务功能,按照应纳尽纳原则,将高新区所有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其他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大厅办理,出台审批授权首席代表资格条件和审批权限管理办法,继续推行证照快递寄送服务。改进信用服务、监管服务、金融服务、热线服务、信息服务“五项服务”。
5体制机制提效攻坚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优化职能,引入激励机制,建立适应济宁高新区建设发展需要的行政管理和用人分配机制,全面推进“三次创业”。打造“四条主线”的管理服务体系,即打造快速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专业系统的招商服务体系、法治和谐的社会治理体系、积极稳健的融资建设体系,形成干部能进能出、人员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择优的人事管理制度。
6底线工作提升攻坚
坚决守住环境治理、风险防控、精准脱贫、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底线,分线作战,集中解决隐患多、基础弱的问题,确保按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新闻推荐
近日,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的济宁市第1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兖州一中举行。来自各县市区的带队老师、参赛选手齐聚兖州。大赛活动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活动内容包括竞赛活...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