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无土西红柿红了 百姓日子火了

来源:济宁日报 2018-03-06 08:5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梁琨鲍童摄影报道

本报通讯员李忠顺张爱英徐晓伦

3月2日上午,气温回升,春风拂面。在任城区长沟镇三韩村,一排排蔬菜大棚里暖意洋洋。村民们看着大棚里的累累硕果,笑得合不拢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振兴乡村,是摆在各基层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长沟镇政府在这些红彤彤的果子里看到了机遇。在镇政府的引领下,充满智慧的农民们利用科技手段,引入先进种植技术,探索到最接地气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发展长沟农业品牌,带长沟百姓走上致富之路。

筑巢

在长沟,有葡萄、西红柿两大特色产业。葡萄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远近驰名,但西红柿却并不出名。殊不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三韩大棚西红柿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三韩西红柿基地也已成为鲁西南最大的生产、批发、销售基地,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市场认知度逐年提高。然而,西红柿作为长沟农业的另一支柱产业,要做大做强,就只有往品牌化方向发展。

该镇经过多方调研,集思广益,决定从大棚西红柿个性化、高品质方面搞突破,振兴乡村经济。为此,长沟镇南韩村、中韩村、北韩村成立了三韩农业科技开发公司,落实高标准西红柿大棚建设和科研引进工作。

西红柿种在大棚,试验田也在大棚。三韩村两委配合三韩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登门入户,给农户算对比账,做通了农户的工作,在大棚基地西南,成功流转土地120亩。为攻克资金难题,该镇积极争取到发展村集体经济资金300余万元。同时,镇里设立专门账户,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无论是园区道路建设,还是大棚建设全部实施公开招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21个高标准日光大棚拔地而起。大棚建好后,又该如何让它产出最大效益?“做高品质、个性化西红柿,走品牌发展之路是关键。”长沟镇党委委员、该项目负责人张勇介绍,他们深入到西红柿种植的先进地区学习,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决定结合当地实际,开始长沟西红柿种植实验。“长沟有着二十多年的西红柿种植历史,做大做强必须不断创新,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提高西红柿的品质,走高档果蔬的路子,提高附加值。”张勇说,根据镇里的农业发展计划,如果实验成功,管理模式成熟,将在长沟大面积推广,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让农户获得最大效益。

引凤

巢已筑好,只待凤来。济宁市园艺专家、农业科技拔尖人才何伯洪和他的合伙人苏永超,成了第一批探路人。他们共同出资80万元,在三韩农业示范园区承包了6个大棚,开启了西红柿科研之路。“我们的科研成果不少,但用到生产实践中的不多。先进技术‘待嫁闺中\’,应用推广跟不上。”谈到为何来长沟创业,何伯洪对乡村农业发展充满信心,他说十九大之后,国家为振兴乡村提供好的政策,基层对经济振兴的愿望迫切,为农业科研创造了丰厚的沃土。

2日上午,记者如约走进大棚。放眼望去,茁壮成长的西红柿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几十只雄蜂闪动着翅膀,不知疲倦辛勤劳作,为花朵授粉。何伯洪介绍,目前承包的6个大棚中均采用无土栽培,其中的5个分别种了两个品种,还留有一个大棚种了其他各类品种,主要是为了做实验,看看哪个品种更适合这里的气候和土壤,同时通过栽培进行科研调整。

“无土栽培的西红柿,采用各类先进技术,品种优良、个头均匀、口感较佳,堪称西红柿中的佳品。”何教授面带笑容,如数家珍,一一道起生态化设备和管理技术:无土栽培选用从以色列引进的水肥一体机滴灌技术,保证所有的滴点每分钟的出水量是1升,这一技术的运用,比传统的大水漫灌节水30%以上,避免了以往棚内湿度大,经常放风易造成裂果、畸形果;采取的是无土栽培,用黑白膜与土壤隔离,栽培基是从印度引进的椰糠;肥料是从韩国引进的生物益生菌,配以矿物质,按需分配;引进荷兰科伯特雄蜜蜂授粉,既解决了繁重的人工激素授粉,又提高了西红柿的品质;架设了比蚊帐还细的防虫网,杜绝了外来虫害侵袭。“这一系列先进技术的运用能充分保证西红柿的品质,含糖量提高3个点,产量提高20%以上,又能保证绿色、无公害.我们生产出的果实能与以色列生产西红柿比美。”何伯洪斩钉截铁地说。

共赢

“西红柿创新种植,是一箭三雕的共赢。”张勇介绍,项目中,通过土地流转,开发商首先在每年的9月,将每亩1200元的承包费准时打到卡上,稳赚不赔;每一个大棚每年11000元的租金,按时打到三韩集体经济指定的账户上,承包户先交租金再生产,三韩村集体每年收租金近30万元;基于三韩西红柿的知名度和全国成熟的市场,大棚承包种植户不仅不愁销路,还能得到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对此,承包种植户苏永康已有体会, “我以前从事建筑,活好干钱难要,要钱伤透了脑筋,身心俱疲。投资承包西红柿大棚,现钱现卖,不赊不欠,挣多挣少,心里踏实,况且有长沟党委政府及三韩村两委的大力支持,我们能一门心思用到大棚的管理种植上,别的心不用操。因为品质在那里放着,我们生产的西红柿定位为高档果蔬,主要消费群体是孕妇和儿童,保守估计我们这6个棚每年能产20多万斤”。

而这一西红柿科研项目,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三韩村。三韩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中韩村支部书记韩广永说:“以前也想给村民办好事实事,但我们这三个村都是空壳村,集体没有项目,更没钱,干着急。这下好了,每年我们三个村有了雷打不动的30万元收入。现在我们三村的年轻人大都在大棚里忙活,没有精力照顾老人,农村养老成了大难题,我们打算建设医养结合养老中心,既能让老人安度晚年,也能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安心种棚挣钱。以后村集体经济好了还要治理坑塘,建水上乐园,把我们的家园打扮得越来越美丽。”

然而,对未来的发展,镇里也有自己的计划。张勇介绍,为拓宽销售渠道,依托“任城区长沟镇瓜果蔬菜协会”,通过举办乡村休闲游和“西红柿采摘节”,开展田园漫步、果实采摘、趣味课堂等活动,吸引游客走进田间,感受农村新面貌,带动农产品产业发展。同时,可由大学生村官牵头搭建村官超市暨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依托微信、微商等网络优势,建立线上产品推广、线下全城派送的网购销售模式(即O2O模式),走“三韩西红柿”高端品牌化之路。另外,还可通过与超市等团体进行结对共建,以直接、间接的方式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搭建直销平台,增加集体积累促进农民增收。“目前,这一乡村振兴的模式已初见成效,明年该镇已决定把这一模式嫁接到葡萄种植上,在全镇复制推广,促进更广阔的乡村经济振兴,带更多村民走上致富之路。”张勇说。

记者调查

大棚内的西红柿将陆续进入市场。

拿着刚摘下的西红柿。

新闻推荐

春运晚高峰 学生是主力

本报记者王仰浩通讯员代亚杰随着各大高校开学临近,春运迎来了最后一波客流高峰,上周末,全市各大车站春运旅客明显增多,返校学生占了总客流量的一半以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七,是济...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无土西红柿红了 百姓日子火了)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